近期,小米汽車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起因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一組銷量數據。數據顯示,在2025年的第16至19周(4月21日至5月11日)期間,小米汽車的周銷量從0.72萬輛逐漸下滑至0.5萬輛,這一連續三周的銷量下滑趨勢引起了廣泛討論。
具體來看,小米汽車在第17周的銷量為0.7萬輛,相比第16周下降了約2.8%。到了第18周,銷量進一步下滑至0.57萬輛,降幅達到18.8%。而進入第19周,銷量繼續下降至0.52萬輛,環比下滑約9%。
面對這一銷量波動,小米汽車的高管王化迅速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做出了回應。他直言,這種無視行業周期的主觀判斷顯得非常不專業。王化指出,每個小長假前后,消費重心通常會向旅游、休閑等領域轉移,這是導致銷量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
王化進一步強調,盡管短期銷量有所波動,但小米汽車在4月份的整體交付量超過了28000輛,特別是在10萬元以上轎車領域,小米SU7依然展現出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他還提到,如果回溯全行業歷史周期數據,會發現這種銷量波動是符合行業規律的。
然而,盡管王化的解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外界對小米汽車銷量下滑的擔憂,但仍有分析人士指出,小米汽車在第19周銷量未能隨行業回暖而回升,這可能意味著除了周期性因素外,小米汽車還面臨著其他市場壓力。
事實上,小米汽車近期確實遭遇了多重挑戰。3月底,一輛小米SU7標準版發生嚴重事故并起火,導致3人死亡,這一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小米汽車安全性的廣泛質疑。盡管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但這一事件無疑對小米汽車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
小米SU7 Ultra還因碳纖維機蓋涉嫌虛假宣傳而陷入退訂風波,部分準車主要求無損退車。雖然小米隨后推出了補償方案,但這一事件仍然對小米汽車的口碑造成了一定沖擊。雷軍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過去一個多月是他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小米汽車依然保有銷量基數優勢,且即將推出的SUV車型小米YU7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對于小米汽車來說,能否將當前遭遇的輿情問題轉化為改進動力,并以更成熟的姿態應對市場考驗,將是決定其未來能否在智能電動車市場維持“黑馬”地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