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在宣布啟動“番禺行動”半年后,其內部改革已初見成效,相關組織結構和調整措施逐步到位。在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廣汽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馮興亞透露了改革的三大核心目標:集團由戰略管控向經營管控轉型、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以及全面再造產品開發流程,其中引入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尤為關鍵。他還提及,后續將深化分配體制與干部人事體制的改革。
據廣汽集團最新消息,其“大研發體系”的重構工作已完成,IPD流程變革正穩步實施。此次調整中,廣汽研究院被細分為造型設計院、整車開發研究院、平臺技術研究院,與產品本部共同構成全新的研發架構。各研究院分別由原副院長張帆、孫大興、梁偉強負責領導。
“番禺行動”自2024年11月2日正式啟動以來,廣汽集團不僅將總部遷至番禺汽車城,更在隨后的廣州車展上明確了未來三年的改革藍圖。馮興亞上任董事長后,廣汽在自主品牌研產銷一體化、產品打造及人才機制創新方面實施了多項改革。
在自主品牌研產銷一體化運營方面,廣汽重構大研發體系并引入IPD流程,旨在通過“市場+技術”雙輪驅動,推動爆款產品的開發由偶然變為必然。這一變革使得產品研發周期縮短至18-21個月,研發成本降低超10%。采購方面,廣汽通過全面開放供應鏈、數字化系統運作等措施,實現了采購成本的顯著降低,業務與決策效率提升約50%。
廣汽集團表示,其大研發體系相較于以往有四大顯著變化:強化了需求管理、產品規劃等流程;組建了跨領域的高效協作團隊;將產品開發視為投資行為,確保資源聚焦于高價值領域;通過流程化和結構化方法,提升組織能力。
在產品打造上,廣汽啟動了包括再造產品開發體系、實施飽和式產品投放、建立爆款產品打造體系、發力海外市場在內的五項措施。未來三年,廣汽計劃推出22款全新車型,覆蓋所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旨在通過差異化定位滿足市場需求。
人才機制創新方面,廣汽集團以“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革新為核心,打造年輕化、市場化、專業化的人才梯隊。推行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競聘上崗機制,重點提拔年輕骨干,為“番禺行動”提供人才保障。
廣汽集團的變革不僅是個案,更是汽車行業整合與協同趨勢的縮影。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汽車行業正面臨利潤下滑、價格戰加劇等挑戰,迫使企業重新審視資源配置與組織效率。在此背景下,整合內部資源、提升協同效率成為眾多車企的共同選擇。
吉利、長安汽車、奔馳等企業紛紛推出整合與協同戰略,通過品牌整合、流程再造等措施降本增效。汽車零部件行業同樣呈現出整合趨勢,多家企業分拆或重組業務部門,聚焦核心業務。
廣汽集團引入IPD流程,與江淮汽車、嵐圖、上汽集團等企業不謀而合,均旨在通過優化組織管理方式提升效能。理想汽車則更早地貫徹IPD流程,全面學習矩陣式組織模式,打破部門壁壘。
盡管IPD模式并非萬能鑰匙,但其在降本增效、標準化方面的優勢使其成為車企的共同選擇。在整合與協同的大趨勢下,企業建立新架構、新流程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于組織能力、流程效率和協同機制的深層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