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近日發布的最新財報數據揭示了其從盈利到虧損的嚴峻轉變。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中,日產汽車遭遇了6709億日元的凈虧損,與此前一年4266億日元的盈利形成鮮明對比。這一變化主要歸因于外匯波動、材料成本上升以及銷售業績的下滑。
財報顯示,日產汽車的合并凈銷售額為12.6萬億日元,與上一年度相比下降了0.4%。盡管營業利潤達到698億日元,但營業利潤率僅為0.6%,顯示出盈利能力的顯著削弱。日產方面表示,銷售競爭加劇是導致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全球范圍內,日產汽車的銷量也呈現出下滑趨勢。2024財年,日產全球銷量約為334.6萬輛,同比下降近3%。在中國市場,日產面臨的挑戰尤為嚴峻。由于市場需求調整和來自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日產在中國的零售銷量下降了約12%。具體來說,2024年日產在中國區的銷量約為69萬輛,與2021年的超過113萬輛相比,幾乎減半。
展望2025財年,日產預計全球零售銷量將進一步下降2.9%,至325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的預期下降是主要因素,而日本、北美和歐洲市場的銷量預計將保持相對穩定。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日產計劃將全球產量調整至300萬輛,并根據降低的產量展望調整庫存管理策略。
日產還指出,關稅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其財務表現構成了額外壓力。在采取任何緩解措施之前,關稅預計將對日產造成超過千億日元的影響。因此,2025財年的營業利潤、凈收入和汽車自由現金流的預測仍處于不確定狀態。
為了扭轉業績頹勢,日產汽車推出了一項新的調整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三個關鍵措施實現成本節約和業績提升:一是降低成本以實現盈虧平衡;二是重新定義產品和市場戰略,明確重點發展方向;三是加強合作伙伴關系。據透露,新計劃的目標是節約約5000億日元的成本,其中包括2500億日元的可變成本節約和另外2500億日元的固定成本節約。日產期望在2026財年實現正營業利潤和正自由現金流。
新上任的日產CEO伊萬·埃斯皮諾薩在財報發布會上坦承,當前日產的收入已難以支撐其產生的成本。因此,日產正在采取更多行動來降低成本。具體措施包括關閉工廠和裁員。據計劃,到2027財年,日產將在全球范圍內將生產工廠數量從17個減少至10個,產能降至250萬輛,但在必要時可提升50萬輛的產能。同時,日產計劃裁員2萬人,其中約65%來自制造部門,18%來自銷售及一般管理部門,17%來自研發部門。這些裁員主要是合同工。
在業務調整方面,日產已將皮卡車型的生產從阿根廷整合到墨西哥,并與雷諾重組了在印度的業務。日產還決定停止在日本的磷酸鐵鋰電池工廠的投資,并暫停2026財年之后的新品研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