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虹橋祥源希爾頓酒店迎來了一位特別的餐飲新成員——“宴楊樓”,這是一家源自明代蘇州的老字號面館,如今作為蘇州南園賓館的餐飲子品牌,在上海開設了首家分店。此次合作不僅標志著酒店與酒店之間餐飲合作的創新嘗試,也展現了酒店餐飲在新時期探索新路徑的決心。
回顧往昔,國內酒店業曾迎來“大飯店時代”,酒店餐飲作為招待宴請的重要場所,憑借其卓越的食物品質與優質服務,吸引了大量穩定客源。彼時,不少酒店紛紛推出自營餐飲品牌,如與白天鵝賓館同年開業的玉堂春暖餐廳,不僅成為廣州粵菜的佼佼者,還榮獲了米其林一星與黑珍珠三鉆的殊榮。
然而,隨著社會餐飲的蓬勃發展和國家政策導向的變化,酒店餐飲一度陷入沉寂。但近年來,酒店餐飲業開始積極尋求突破,推出新的餐飲品牌,這些品牌往往帶有連鎖性質,如洲際酒店集團的彩豐樓,便是將東方情懷與中國餐飲文化相結合的高端餐飲品牌,已在大中華區擁有眾多分店。
酒店業還通過引入知名社會餐飲品牌、跨界合作等方式,為酒店餐飲注入新活力。例如,新榮記通過與多家高端酒店合作,將其細分品牌融入酒店餐飲版圖,而南京頤和酒店則與專業餐飲機構合作,打造了具有創新特色的川味餐飲品牌“頤和余川”。
盡管酒店餐飲在不斷創新,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其中,社會餐飲的靈活高效與快速推陳出新,給酒店餐飲帶來了巨大壓力。據《2024上半年全服務型飯店經營分析報告》顯示,國內全服務型高檔飯店的餐飲總收入較往年出現下滑,這背后社會餐飲的沖擊不容忽視。
為了應對挑戰,酒店餐飲開始注重品牌打造與數字化運營。以天港酒店集團為例,該集團憑借對當地飲食文化的深入鉆研與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成功打造了“天港海鮮”等餐飲品牌,不僅提升了酒店客房入住率,還成為寧波當地知名的酒店餐飲品牌。
在數字化方面,蘇州南園賓館通過數字化工具對菜肴進行分類與優化,實現了餐飲毛利的顯著提升。這種數字化嘗試不僅提升了運營效率,還使酒店餐飲更加敏捷地應對市場變化。
與此同時,酒店餐飲也開始注重市場洞察與差異化競爭。宴楊樓從蘇州到上海的成功拓展,便是基于對江浙一帶市場的深入了解。隨著酒店品牌向三四五線城市拓展,酒店餐飲在下沉市場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
酒店餐飲的創新之路并未止步。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酒店餐飲開始注重特色菜品的打造。例如,杭州西子四季金沙廳的脆皮雞已成為“新杭幫菜”的重要代表,吸引了眾多食客前來品嘗。這種特色菜品的推出,不僅提升了酒店餐飲的吸引力,還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酒店餐飲還通過跨界合作與品牌矩陣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例如,鳳悅酒店及度假村推出的“悅喜餐飲矩陣”,便旨在整合國內千家存量星級酒店餐飲板塊,實現連鎖化經營。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提升了酒店餐飲的品牌影響力,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餐飲選擇。
酒店餐飲在新時期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迎接挑戰與機遇。通過品牌打造、數字化運營、市場洞察與差異化競爭等方式,酒店餐飲正逐步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