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交所的聚光燈下,中國零食量販行業的佼佼者——鳴鳴很忙集團,正式踏上了IPO的征途。若此番上市成功,鳴鳴很忙將一舉奪得“港股零食量販第一股”的桂冠。
回望這家零食巨擘的崛起之路,其成功秘訣在于精準捕捉了下沉市場的消費脈動。2017年,鳴鳴很忙還只是一家不起眼的街邊小店,憑借低價策略、加盟模式及資本的強力助推,它迅速壯大,成為業界的領航者。至2024年末,其門店數量已突破14000大關,年零售額更是高達555億元。
然而,行業的轉折點悄然而至。2023年,趙一鳴、零食很忙、好想來等頭部企業通過激烈的價格戰和快速拓店,大幅壓縮了本土零食品牌的生存空間,國內零食折扣店市場形成了“北萬辰,南鳴鳴”的雙雄爭霸格局。
在這場競爭中,鳴鳴很忙通過壓縮加盟商的生存空間來實現自身的增長。從收入結構來看,鳴鳴很忙的絕大部分收入(99.5%)均來自向加盟商銷售產品,賺取差價。這一策略,卻也讓加盟商成為了鳴鳴很忙前行路上的暗礁。2024年,共有273家加盟店因經營不善而關閉,且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這一隱憂愈發凸顯。
多位鳴鳴很忙的加盟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深感后悔。在2020年,零食折扣店市場競爭尚不激烈,商業模式新穎,開店成本較低,早期入局的加盟商往往能在一年內收回成本,并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到了2025年,想要繼續加盟鳴鳴很忙,除非能找到既成本低廉又人流密集的理想點位,否則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據計算,一家鳴鳴很忙加盟店的落地成本約為100萬元,再加上日常進貨、員工工資、水電費等開支,一年的總成本接近200萬元。在這樣的投入下,一家店的回本周期可能長達2-3年。在行業閉店率高達10%-20%、回本周期超過3年的背景下,新加盟商入局的風險顯著增加。
加盟商曹宇(化名)表示,隨著2024年下半年行業紅利的消退,當前80%的零食折扣店都面臨著生意好的門店投資成本高、投資成本低的門店生意差的困境。加盟商投資一兩百萬元,往往只能勉強維持經營,難以獲得可觀的回報。
以一家位于高校周邊的零食店為例,盡管大學生購買零食的頻率高、復購率高、客單價高,但季節性明顯,寒暑假期間生意慘淡。同時,高校周邊的房租成本高昂,再加上零食折扣店的大店模式,使得房租成本進一步上升。
據曹宇介紹,某地級市160平方米的校園店,每月房租成本為4萬元,人工、水電、損耗等開支合計3.1萬元。若與友商打價格戰,鳴鳴很忙集團會對門店進行補貼,但這也導致了鳴鳴很忙的利潤率偏低。當前,零食折扣店行業的綜合毛利率為18%,扣除各項成本后,門店的凈利潤率不足8%。
張航(化名),另一位鳴鳴很忙的加盟商,也證實了行業惡性競爭的問題。他表示,2024年,鳴鳴很忙集團與萬辰集團通過增加店面密度、插店、翻店等方式展開激烈競爭,但為此買單的卻是加盟商。他的某家校園店因品牌方放入新加盟商后,月營業額從70萬元暴跌至40萬元,按照18%的綜合毛利率計算,至少需要4年才能回本,甚至可能無法回本。
圍繞零食折扣店的加密、插店、轉讓等問題,還衍生出了多重利益鏈條,進一步加劇了加盟商的損失。優質點位的稀缺性使得招商拓展人員與房東勾結,對加盟商支付的高額轉讓費進行分成;部分招商拓展人員甚至自己開店或讓親戚朋友開店,占據了原本應該由加盟商開拓的市場。
王夢(化名),一位零食很忙的加盟商,表示零售場景的復雜性和門店稽查檢查帶來的沖突讓加盟商深感無奈。店員整理好的貨架常被顧客打亂,被稽查扣分;收銀話術還沒說完顧客就已支付離店,被以服務態度欠佳扣分。雖然打分低不會直接罰款,但會影響門店的其他方面,讓加盟商對檢查特別忌憚。
同時,下沉市場消費者對零食折扣店的“拋棄”也讓加盟商倍感無奈。劉子航(化名),趙一鳴的加盟商,表示店內軟飲料和雪糕雖然動銷較好,但利潤微薄。隨著消費者對性價比的關注加深,零食折扣店靠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的模式被識破后,很多消費者只購買軟飲料,其他品類零食則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同款。
在物質豐富的年代成長起來的10后和20后,對零食的挑剔程度遠高于其父母。性價比、健康、成本、口感等多重問題仍是零食折扣店需要迫切解決的。盡管零食折扣店在資本市場看似繁榮,但真正契合下沉市場消費習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消費人群的持續減少和客單價的下滑導致國內縣域的零食折扣店經常出現開業幾個月就轉讓或苦苦支撐到房租到期后選擇閉店的現象。賺錢的點位越來越少,經銷商時代遺留的問題也在當下的零食折扣店中延續。為減少虧損,零食折扣店總部會向加盟商強配大日期產品,盡管進貨成本由公司和經銷商各承擔一半,但考慮到對資金和門店貨架的占用,加盟商承擔的損失遠高于總部。
大型連鎖集團上市后,為保持市值穩定或上漲,往往會通過打造極致供應鏈、要求加盟商進貨更多商品、增加罰款力度、開拓更多市場等方式實現。然而,零食折扣店受限于SKU眾多出海并非易事,只能在國內市場繼續內卷,未來加盟商的日子可想而知。
鳴鳴很忙集團與加盟商的割裂現象愈發明顯。盡管資本故事美好,但小加盟商們更關心的是投入的百萬本金何時能夠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