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中國南方航空CZ5968航班的飛行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該航班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起飛,目的地為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在降落過程中遭遇特殊情況,執行了復飛程序。
據乘客吳女士(化名)回憶,當飛機首次嘗試降落時,出現了明顯的顛簸,給人帶來強烈的不適感,甚至有失重的感覺。就在飛機即將觸地的瞬間,她清晰地感受到了起落架與跑道接觸時產生的反彈,隨后飛機突然拉升,開始了復飛程序。吳女士表示,盡管當天的天氣看起來并無異常,但飛行過程中的顛簸還是讓部分乘客感到不適,甚至有乘客因此嘔吐。
根據航旅縱橫提供的信息,CZ5968航班在5月20日11時14分從北京大興機場起飛,原計劃在哈爾濱太平機場降落。在首次降落前,飛機經歷了多次顛簸,包括6次重度顛簸、2次中度顛簸和1次輕度顛簸。觸地復飛后,又發生了1次中度顛簸,隨后飛機在機場上空盤旋了一圈,最終于13時03分平穩落地,比計劃時間還提前了13分鐘。
對于此次復飛的原因,航空專欄專家瘦駝給出了可能的解釋。他表示,根據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的氣象數據,事發時段機場區域的風速較大,相當于6~7級風力。在這樣的大風條件下,機組可能需要在第一次落地后持續修正飛行姿態,因此執行了復飛程序。瘦駝還指出,飛機在復飛后能夠繼續順利執行后續航班任務,說明飛機并未受到損傷,也不涉及重著陸的情況。
事實上,飛機觸地復飛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中國民航局明確規定的標準操作程序。這一程序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如惡劣天氣、跑道障礙物或著陸姿態異常等,而采取的主動避險措施。根據《復飛運行安全通告》(OSB-2025-01),復飛決策的優先級高于強行著陸,旨在通過主動中止風險進近,利用剩余燃油和備降機場資源來保障飛行安全。
南航方面也對此事件進行了回應。他們表示,CZ5968航班在降落過程中遇到了低空亂流,為了確保飛機能夠平穩安全地落地,機組按照程序執行了復飛操作。在氣流平穩后,飛機成功安全落地。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飛行安全始終是航空業的首要任務。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機組人員需要迅速做出決策,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確保乘客和飛機的安全。同時,乘客也應該保持冷靜,聽從機組人員的指示,共同應對可能遇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