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啟動了一項關于《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意見征集活動,該活動自5月8日起,將持續至2025年6月7日。此舉旨在應對汽車行業中車門把手安全問題的日益凸顯,特別是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趨勢加速的背景下。
據工信部官方網站發布的公告顯示,隨著隱藏式車門把手因其美觀和科技感而廣泛應用于各類車型,市場上車門把手的種類和形式日益多樣化。然而,這些創新設計也帶來了一系列安全問題,如強度不足、控制邏輯存在潛在風險、識別操作困難、斷電失效以及夾手風險等。這些問題在緊急情況下,尤其是在車輛碰撞或起火時,可能導致逃生和救援的困難。
為了提升車門把手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性,工信部提出了一系列技術要求。這些要求包括強化車門外把手在碰撞和起火等事故場景下的安全邏輯,增加機械或斷電保護等安全冗余設計,確保在斷電或碰撞等事故中車門系統能夠順利開啟。同時,還要求規范隱藏式車門內把手和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安全標志,以提高緊急情況下的可見性和易操作性。對于車門把手的結構強度也有明確規定,以防止事故發生后門鎖操縱機構功能喪失。
工信部發布的《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項目建議書詳細列出了這些技術要求,包括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安裝要求、隱藏式和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標志要求、電動式車門外把手的防夾要求與試驗方法、車門外把手和車門內把手的強度要求與試驗方法,以及電動式車門把手的動態試驗要求與試驗方法。這些規定適用于M1類、N1類汽車和多用途貨車的車門把手,其他類型車輛的車門把手也建議參照執行。
此次標準的起草工作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北京車和家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這些單位將依據實際情況和行業需求,制定出一套既符合國際標準又具有中國特色的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