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在馮興亞接棒董事長職位后,正式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這位在汽車領域深耕多年的工學碩士,自2025年2月3日起,肩負起引領廣汽集團轉型升級的重任。在他的帶領下,廣汽集團啟動了一系列涉及組織架構、技術路線與市場布局的深度變革。
首先,廣汽集團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組織架構調整。總部從廣州珠江新城遷至番禺化龍汽車產業基地,并成立了產品、財務、采購、營銷四大核心本部,旨在打破決策壁壘,集中資源提升運營效率。這一系列舉措被視為廣汽集團向經營管控型總部轉型的重要一步。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風順。盡管廣汽集團在新能源與智能化賽道上積極布局,推出了L3級自動駕駛車型,并與華為合作重啟高端項目,但短期內市場反饋并不理想。2025年1至4月,廣汽集團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0.22%,4月單月銷量降幅更是擴大至12.66%。同時,公司存貨周轉天數增長至79.56天,存貨規模達到18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1%。
廣汽集團面臨的市場壓力不僅體現在銷量和存貨上,還反映在公司毛利率和凈利潤的大幅下滑上。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僅為0.21%,出現了7.32億元的虧損。這一業績表現,無疑給公司的轉型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作為國企的廣汽集團還需直面市值管理的壓力,股價的長期低迷讓控股股東持股市值縮水明顯。
在馮興亞的帶領下,廣汽集團并未因短期困境而退縮。公司繼續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投入,推動廣汽埃安等自主品牌的海外拓展,并計劃在未來實現L3級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同時,廣汽集團還與華為等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未來出行場景的新可能。
盡管改革陣痛仍在持續,但廣汽集團并未停下前進的腳步。公司正通過技術自立與市場拓展,努力從傳統車企轉型為全球化科技出行集團。馮興亞領導下的廣汽集團,正以一種更加堅定的姿態,面對市場的挑戰和機遇。
然而,汽車行業的轉型之路從來不易。在比亞迪、特斯拉等領先企業的規模優勢已成,以及華為、小鵬等智能化新勢力加速滲透的市場環境下,廣汽集團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不言而喻。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廣汽集團亟待解決的問題。
廣汽集團的轉型之路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但無論如何,馮興亞領導下的廣汽集團正以一種更加開放和進取的態度,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在這場關乎企業未來的變革中,廣汽集團能否及時調整軌道,駛入增長的新周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