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全球農業種植技術的競技場中,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盛宴于5月28日在大理古生村拉開帷幕。來自秘魯、烏干達、肯尼亞、坦桑尼亞、巴基斯坦以及中國等八個國家的18名杰出青年農業創業者匯聚一堂,共同參與為期三天的“2025數字農業創新訓練營”云南站活動。此次活動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浙江大學攜手拼多多聯合舉辦,旨在通過深度交流與合作,推動數字農業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訓練營的舉辦地——大理古生村,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更因科技小院的存在而成為了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綠色高值種植模式的典范。科技小院,這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團隊開創的農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將科研創新、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大理古生村作為科技小院矩陣中的佼佼者,以其突出的服務成效,成為了此次訓練營的理想選擇。
參與此次訓練營的青年農業創業者,均是歷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的佼佼者,他們在農業科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訓練營期間,他們深入科技小院,了解人才培養模式和綠色高值種植技術;走進當地農戶家中,通過細致入微的調研,描繪出農戶的行為性格畫像;實地探訪大理特色水果示范園區,感受現代農業技術的魅力。這一系列活動,不僅促進了中外青年農業創業者之間的深入交流,更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靈感。
秘魯農創客羅賓森作為“2024全球農創客大賽”金獎團隊代表,對訓練營的入戶調研環節印象深刻。他跟隨調研團來到了大理灣橋鎮南莊村村民何月池家中,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國農民的熱情與勤勞,以及中國農業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調研過程中,羅賓森對中國三農發展現狀有了初步認知,他驚嘆于機械種植方式和先進種植理念正在逐步改變當地農戶的生產方式,推動農業朝著生態保護和高值高產方向邁進。
次日,調研團前往大理賓川柑橘科技小院示范園考察。賓川縣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被譽為“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水果之鄉”。然而,柑橘種植過程中存在的施肥不均、土壤偏酸等問題,一直是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瓶頸。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賓川柑橘科技小院圍繞“雙減一排”目標,利用大數據指導土壤治理,引入水肥一體灌溉方式、有機水肥發酵系統等新技術手段,實現了降本增效與土壤健康的雙重目標。肯尼亞農創客凱萊布在品嘗了示范園里脆甜的沃柑后,對這種微生態種植理念贊不絕口,認為它非常值得在非洲推廣。
在賓川柑橘科技小院主導企業云南淏豐農業總部,農創客們共同見證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的落地。這一舉措進一步彰顯了科技小院技術支撐的核心作用,以及政產學研商多元協同的工作模式在鄉村振興中的強大動能。在隨后的活動中,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金可默向大家展示了數商興農科技小院孵化的智慧農業項目——洱海流域古生片區養分智慧管控平臺。這一平臺通過精準管理農戶地塊作物需求和土壤養分狀況,實現了化肥的精準投放和土壤健康的持續監測,為洱海的環境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訓練營的最后一天,海內外青年農業人才以咖會友,分享各國咖啡種植技術和文化,共同探討農業技術的未來發展。羅賓森表示,此次訓練營為他提供了寶貴的調研機會,讓他能夠深入了解中國農業的發展現狀和先進技術,為他在秘魯的項目推廣豐富了經驗。同時,他也深刻認識到,農民不會輕易為創新技術買單,只會為提高生活品質的解決方案買單。因此,在未來的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他將更加注重站在農民的角度思考問題,先取得農民的信任,再讓技術落地。
作為訓練營的主辦方之一,拼多多一直致力于數商興農、科技強農的事業。公司表示,未來將繼續發揮數字平臺資源優勢,依托“千億扶持”計劃,進一步助力全球農業人才培養和農研技術創新。通過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拼多多將全球優秀農創客與科技小院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讓田間地頭結出更加豐碩的科技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