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發布了一則關于《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公開征集意見通知。此次公示旨在廣泛收集各方意見,以完善車門把手的安全標準。
隨著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和智能化趨勢日益顯著,隱藏式車門把手因其美觀和科技感強而廣受歡迎。然而,這類新型車門把手在市場上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一系列安全問題。例如,部分車門把手存在強度不足、控制邏輯存在潛在安全風險、識別操作困難(因隱蔽無標志)、斷電失效以及夾手等問題,這些問題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會增加逃生和救援的難度。
特別是在碰撞或起火等事故中,如果車門把手因斷電而失效,將極大地阻礙救援和逃生。車門把手缺乏明顯、統一的標志也會增加緊急情況下的操作難度。因此,從救援逃生的角度出發,制定和完善車門把手的安全技術標準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公示的《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涵蓋了多個關鍵方面。其中包括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安裝要求、隱藏式和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標志要求、電動式車門外把手的防夾要求與試驗方法,以及車門外把手和車門內把手的強度要求與試驗方法等。還規定了電動式車門把手的動態試驗要求與試驗方法,以確保其在各種情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該標準主要適用于M1類(乘用車)、N1類(載貨汽車)汽車和多用途貨車的車門把手,其他類型的車輛車門把手也可參照執行。這一標準的制定將填補國內在電動式、隱藏式車門把手安全方面的空白,為車門把手的設計、制造和使用提供更為嚴格的技術指導。
據了解,目前國外尚無與本標準相關的標準。而在國內,雖然已有一些與汽車門把手相關的標準,如QC/T 988-2014《汽車車外門拉手》和QCT1211-2024《乘用車車門內開拉手總成》,但這些標準主要針對門把手的耐久、強度、耐高低溫、耐振動、耐腐蝕等方面進行了技術要求。然而,隨著電動式、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廣泛應用,這些標準已無法滿足對車門把手布置、標志、安全功能、結構強度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此次《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的制定,將有助于提高車門把手的安全性能,降低緊急情況下的逃生和救援難度。同時,也有助于推動汽車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汽車產品。
公眾可在截止日期2025年6月7日前,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提出意見和建議。這將有助于進一步完善該標準,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車門把手的安全標準也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因此,工信部表示將繼續關注車門把手安全技術的發展動態,及時修訂和完善相關標準,為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