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關于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風阻系數的爭議,因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轉發而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廣泛關注。爭議起源于一位名為“蘇黎世貝勒爺”的中國汽車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關于阿維塔12車型風阻系數測試的視頻。該視頻指出,阿維塔12量產車的實測風阻系數為0.28Cd,與官方宣傳的0.21Cd存在高達33%的差異。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國際輿論風波,阿維塔官方迅速作出回應,稱博主的視頻內容“完全失實”,并表示將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公開測試,以驗證風阻系數的真實性。阿維塔甚至直接向馬斯克發出邀請,希望他能現場共同見證測試過程。
這場風波不僅讓“風阻系數”這一專業術語走進了大眾視野,也引發了業界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參數宣傳真實性的廣泛討論。新浪科技就此事采訪了多位大學教授和行業專家,他們揭示了這場爭議背后的行業亂象。
首先,專家指出,目前汽車風阻測試并沒有統一的標準。車企在進行風阻測試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測試方法和設備,甚至可以僅通過數據模擬來得出結果。這導致風阻系數成為了車企可以“靈活”調整的一項參數。
其次,專家強調,當車企宣傳的風阻系數與用戶實測結果存在較大差異時,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公信力。
專家們還指出,除了風阻系數測試外,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測試同樣存在問題。目前,電動車的標稱續航和實際續航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這同樣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相比風阻系數,續航問題對消費者的影響更為直接和顯著。
在這場爭議中,阿維塔官方的回應并未完全平息輿論的質疑。盡管阿維塔表示將進行公開測試,但截至目前,尚未就博主的爭議視頻做出更多有力回應。這也讓消費者對車企在宣傳技術參數時的真實性產生了更多疑慮。
一位從事流體力學研究的教授表示,風阻系數是可以通過數據模擬來得到的,但模擬數據與實際數據之間往往存在差異。因此,車企在宣傳風阻系數時,應該更加謹慎和實事求是,避免誤導消費者。
另一位經濟學者則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企業在宣傳技術參數時存在的問題。他認為,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時,更關注的是實際續航表現,而不是各種技術指標。因此,車企應該更加注重提升產品的實際性能,而不是在宣傳上玩弄數字游戲。
這場由風阻系數差異引發的爭議,不僅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參數宣傳產生了更多疑問,也促使業界開始反思如何建立更加統一和透明的測試標準,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