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在其最新推送的Xiaomi HyperOS 1.7.0版本車機系統中,引入了一項名為“直線競速等待功能”的新特性,該功能旨在限制用戶在開放道路上進行危險的高速直線競速。然而,這一舉措在小米SU7 Ultra用戶群體中引發了軒然大波。
據悉,小米SU7 Ultra作為小米汽車旗下的高性能車型,自今年2月上市以來便因其強悍的動力性能備受矚目。該車搭載了多臺高性能電機,綜合最大功率高達1138kW(1548馬力),0-100km/h加速僅需1.98秒,被譽為最具性價比的性能怪獸。然而,其強大的動力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用戶駕駛技能和安全意識的擔憂。
面對外界的質疑,小米汽車在5月1日凌晨緊急推送了新版本車機系統,試圖通過技術手段來甄別駕駛能力,降低公共道路風險。其中,“直線競速等待功能”需在車輛掛入P擋60秒后才能開啟,以此限制用戶的危險行為。然而,這一舉措并未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反而引發了一片嘩然。
用戶們紛紛表示,購買小米SU7 Ultra正是看中了其強大的動力性能,如果連這些賣點都被限制使用,那么購買這款車的意義何在?更有用戶指出,小米汽車在推送此次OTA更新前并未進行充分的意向調研和意見征詢,有擅自做主之嫌。因此,在推送不到24小時后,小米汽車便緊急撤回了此次更新。
事實上,小米汽車并非第一家對高性能車輛進行性能限制的車企。特斯拉、保時捷等知名品牌也曾采取過類似措施,如要求用戶通過培訓或額外付費來解鎖車輛的特定性能模式。然而,相比友商們的做法,小米汽車的“圈速考核”標準更為嚴苛,操作難度也更大。
小米SU7 Ultra車主必須提供真實的賽道圈速成績來證明自己的駕駛技術,而租用賽道的成本高昂,這些費用都需要車主自行承擔。車主還需面對諸如車輛擺渡等附加成本的問題。這一系列繁瑣的步驟和高昂的費用讓不少用戶感到不滿和無奈。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動力超千匹的車輛已不再罕見。極氪001 FR、比亞迪漢L、騰勢Z9GT等車型同樣擁有強悍的動力性能。然而,在享受高性能帶來的快感時,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如何在性能平民化和駕駛安全之間實現良性平衡,成為了新能源汽車時代車企必須面對的挑戰。
小米汽車的此次風波再次提醒我們,車企在追求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的同時,必須時刻牢記社會責任和用戶權益。簡單通過技術手段來抑制潛在風險的做法并不可取,只有在尊重用戶權益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