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在近期正式揭曉了其純電平臺的首款SUV車型——ELEXIO,標志著這家汽車制造商正式向全球市場推出其電動戰略的重要一步。據悉,ELEXIO基于現代汽車的全球電動車專用平臺E-GMP打造,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這一舉措被視為北京現代在銷量持續下滑、缺席上海車展后的重要反擊。
回顧過去,北京現代曾以其高性價比的車型在中國市場創造了“韓系神話”,2016年以驚人的114萬輛銷量躋身行業前五,索納塔、途勝等車型更是成為了消費者的心頭好。然而,自那以后,北京現代的市場表現卻急轉直下,2024年的銷量已降至不足16萬輛。這背后,既有自主品牌迅速崛起帶來的市場壓力,也反映了北京現代在新能源轉型方面的遲緩。
與同為合資品牌的大眾、通用相比,北京現代在電動化轉型的道路上顯得更為保守。與此同時,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能源巨頭已經占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而理想、蔚來等新興勢力也成功實現了品牌的高端化布局。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北京現代的新能源產品顯然已經與市場需求脫節。
雖然設計一直是北京現代的強項,但在新能源領域,智能化和三電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據透露,ELEXIO將搭載高通驍龍8295芯片,并接入先進的語音AI大模型。在智能輔助駕駛方面,也有可能會采用鴻蒙智行的解決方案。盡管具體的動力信息尚未公布,但ELEXIO的續航里程預計將達到700公里以上,并支持27分鐘內將電池電量從30%充至80%的快充技術。
從產品力來看,ELEXIO已經達到了國產智能電車的主流水平。然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ELEXIO不僅需要精準的定價策略,還需要重塑消費者對韓系電動車技術實力的認知。此前,IONIQ 5/6等進口車型因高價策略在中國市場遇冷,已經暴露了北京現代品牌溢價能力的不足。面對廣汽豐田鉑智3X、東風日產N7等高性價比合資車型的強勢崛起,北京現代或許需要重新拾起“性價比”這一標簽,以更好地迎合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