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脈絡(luò)中,有一股力量悄然流淌,它叫做傳承,也叫做守護。這股力量,源自那些在不同身份下,卻以同一種方式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是父子、師徒、夫妻,共同守護著市民的平安出行。
在“五一”勞動節(jié)的繁忙街道上,兩對公交父子檔的故事尤為動人。302路和56路公交線上,王其水與王洋、王虎與王涵平,這兩對父子并肩作戰(zhàn),用兩代人的汗水,書寫著對公交事業(yè)的熱愛與執(zhí)著。王其水,一位擁有16年駕齡的老公交司機,他的行車記錄里,是超過60萬公里的安全里程,是無事故、無投訴的驕人成績。而他的兒子王洋,受父親影響,也踏上了這條道路,從跟車學徒到獨當一面,他始終以父親為榜樣,傳承著那份對職業(yè)的敬畏與熱愛。
在這個“五一”,王其水與王洋父子如同往常一樣,堅守在崗位上。他們駕駛著不同年代的公交車,從“老公交”到“新公交”,車型在變,科技在進步,但對職業(yè)的熱愛與對乘客的關(guān)懷,卻始終如一。王洋說:“爸爸開的是‘情懷車’,我開的是‘智能車’,但方向盤的分量是一樣的?!?/p>
而在另一對父子王虎與王涵平身上,我們同樣看到了這份傳承的力量。王虎對崗位的熱愛與堅守,深深影響著王涵平。他說:“真誠地服務(wù)市民乘客,獲得他們的認同和贊許,我很滿足,很踏實?!睘榱恕拔逡弧奔倨诘能囕v運營,他們天不亮就奔赴路隊,清理檢查車輛,忙碌的身影成為了節(jié)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公交系統(tǒng)中,還有這樣一對夫妻檔,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董雪和李天真,分別是82路和26路的公交司機。在“五一”假期,當人們紛紛踏上出游的旅程時,他們卻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城市的交通保駕護航。清晨五點,他們便起床準備,雖然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能一起吃頓飯、說個話,但他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守護著這座城市的交通脈絡(luò)。
還有兩對師徒檔也在“五一”假期中默默奉獻。李新江與潘正東、李君強與周子豪,他們分別駕駛著開發(fā)區(qū)公司的23路和82路公交車。作為擁有19年駕齡的“公交老將”,李新江深知節(jié)假日的特殊性,他提前到場站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乘客能擁有安全、整潔的出行體驗。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徒弟潘正東迅速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駕駛員,這個“五一”,他主動請纓與師傅并肩作戰(zhàn)。
而李君強與周子豪師徒二人,也在“五一”期間早早來到場站做準備。作為新人的周子豪,勤奮好學,遇到問題積極請教。李君強師傅也不吝賜教,帶著他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講解發(fā)車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運營過程中,每當遇到復(fù)雜路況,李君強都會及時向周子豪講解應(yīng)對技巧,確保他的駕駛技術(shù)和服務(wù)水平不斷提高。
這些平凡崗位上的公交司機們,用他們的責任和擔當書寫著“勞動最美”的動人篇章。他們的辛勤與汗水,不僅傳遞著城市的溫度,更彰顯了勞動精神的光輝。在迎來送往中,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傳承與守護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