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上海車展圓滿落幕,這場為期十天的汽車盛宴,在全球車展普遍遇冷、汽車業面臨關稅戰挑戰的背景下,卻展現出了別樣的風采。上海車展以“百車首發、千車競艷”的壯觀場面,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展商和觀眾的目光,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彰顯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獨特魅力和蓬勃的創新活力。
與往屆車展相比,本屆車展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那就是“安全”這一話題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成為了車展上的熱門詞匯。各大車企紛紛將安全作為參展的重要主題,展示了他們在安全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理念。
吉利汽車集團以“全域AI,安全平權”為主題參展,其首席執行官淦家閱表示,安全是吉利造車的初心和創新的基石。吉利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開發戰略,對安全的重視和持續投入,不僅是為了追求技術領先,更是為了推動整個汽車行業的安全水平提升。這一理念在吉利的展臺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也在車展上強調了安全的重要性。在發布“天元智能”技術品牌時,東風汽車副總經理尤崢表示,東風始終堅守造車的本質,以領先技術定義智能化新高度,同時以全維安全標準為消費者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這一表態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也在車展上談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他指出,隨著車輛速度和馬力的不斷提升,潛在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寶馬在智駕系統上始終堅持最高安全標準的嚴苛測試,確保為客戶提供最佳的安全性和品質。這種對安全的執著追求,讓寶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安全”上熱度并非偶然。此前,工信部已經要求車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這一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提升了汽車行業的安全標準,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用車環境。
回顧百年汽車產業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汽車不僅是創新的載體,更是生命的載體。從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輛三輪汽車開始,人類就一直在追求速度與安全的平衡。從沃爾沃的“三點式安全帶”到奔馳轎車的安全氣囊,從博世的電子防抱死剎車系統(ABS)到各種主動安全系統的出現,無數工程師用智慧和汗水為汽車安全保駕護航。
然而,在當前汽車市場“內卷”嚴重、安全底線面臨失守風險的背景下,電動化與智能化變革的加速推進,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尤其是今年以來,智駕成為車企競逐的新焦點。一些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惜制造各種噱頭、過度營銷甚至虛假宣傳。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嚴重威脅了道路交通安全。
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安全是汽車工業不可逾越的生命線。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今天,汽車正在經歷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從機械化向智能化、從出行工具向數字生活空間的轉變。這一變革不僅考驗著車企的創新能力,更考驗著他們的安全底線。車企在追求“算力、算法、數據”等前沿技術的同時,必須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確保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汽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