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豐縣宇橋生態科技園,一場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產需對接的盛會于近日成功舉辦,標志著合肥(長豐)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活動現場熱鬧非凡,來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產業發展新機遇。長豐縣,一個曾以“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為發展戰略的地方,如今已實現了從貧困到百強、再到經濟總量跨越千億的華麗轉身。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是異軍突起,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得益于整車制造、零部件供應及后市場服務的“三位一體”產業布局,長豐縣已吸引了包括比亞迪、中創新航等在內的220余家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了從電池、電機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鏈條。數據顯示,2024年該縣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已突破1200億元大關,整車產量更是高達95萬輛,占據了全省的半壁江山,穩居全國縣域首位。步入2025年,長豐縣站在“千億長豐”的新起點上,正加速向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的目標邁進。
活動當天,不僅見證了十家存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的增資擴產,還迎來了十個新招引產業鏈項目的正式落地。這些項目覆蓋了汽車內外飾、結構件、底盤件、汽車電子、汽車檢測等多個產業鏈關鍵環節,為長豐縣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壯大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活動現場還發布了合肥(長豐)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規劃,旨在通過一系列舉措,凝聚起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的強大合力。
在現場,合肥亞明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魯超難掩激動之情,他表示:“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正是有了這些大企業的引領,才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生態。”活動還搭建了銀企對接平臺,多家金融機構現場發布了針對企業的融資解決方案,并有多家企業與銀行簽署了合作協議。同時,長豐縣還與多家基金、風投等金融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正式發布了一支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基金。
創新驅動發展,平臺支撐產業。活動現場,上海交大——長豐縣“新能源汽車未來技術研究中心”的揭牌儀式將氣氛推向高潮。這一合作將充分發揮上海交通大學的科教優勢與長豐縣的產業生態優勢,共同推動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長豐縣副縣長鄭斌在活動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不僅促進了產需對接、政金合作,更是長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起點、建設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的關鍵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化產業鏈建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力爭到2030年產業規模達到三千億元。同時,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企業提供全心、全力、全程的服務,期待廣大企業家在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建設中大顯身手、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