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之際,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已成為推動行業重構的核心動力。這一浪潮不僅顛覆了傳統燃油車時代的游戲規則,也讓各大車企站在了重新洗牌的風口浪尖。然而,在這場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變革中,上汽集團憑借其深厚的底蘊與前瞻性的布局,再次展現了業界領軍者的風范。
自1984年第一輛桑塔納下線以來,上汽集團便以“敢為人先”的精神,不斷書寫著中國汽車工業的新篇章。面對新能源的洶涌浪潮,上汽集團再次展現出其敏銳的戰略眼光與強大的執行力,迅速調整戰略方向,自上而下推動全面變革。2024年,上汽集團通過深化改革、結構調整,全年實現整車批售401.3萬輛,終端零售463.9萬輛,其中新能源車終端交付達136.8萬輛,海外市場整車交付108.2萬輛,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市場年銷“雙百萬輛”的汽車集團。
為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上汽集團對內部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去年,上汽集團將榮威、MG、飛凡、上汽國際、研發總院等五大板塊整合為統一的“大乘用車板塊”,通過“研產銷一體化”的超級平臺,打破了原有品牌間的獨立運作模式,有效解決了資源重復投入的問題。同時,上汽集團還通過組織整合、技術合作、品牌聚焦、全球化布局等舉措,實現了自主品牌的強勢反彈。
在技術創新方面,上汽集團同樣不遺余力。近年來,上汽集團投入近1500億元研發的“七大技術底座”已相繼落地,如固態電池、線控數字底盤等,為上汽集團面向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汽集團深知,技術平權已成為一種確定性趨勢,將打破壟斷、重構規則,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動能。因此,上汽集團從技術、安全、智能化、個性化和生態化等方面著手,全面塑造新時代下的長期競爭力。
不僅如此,上汽集團還積極擁抱合作,與華為終端聯合發布了鴻蒙智行第五品牌“尚界”。這一品牌將融合華為智能座艙、智駕技術與上汽制造能力,通過高性價比與科技感搶占市場份額。在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進一步明確了品牌定位,榮威主攻國民市場,MG聚焦年輕化與全球化,智己定位高端智能,商用車則強化新能源技術。清晰的品牌定位不僅避免了同質化競爭,還提升了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和忠誠度。
在海外市場方面,上汽集團同樣表現出色。自2001年首次實現乘用車產品出口以來,上汽集團已在海外市場累計交付超過550萬輛汽車,成為“出海最多”的中國汽車企業。隨著海外戰略3.0——“Glocal戰略”的發布,上汽集團將依托自身深厚的電動智能網聯技術積累,打造包括SUV、轎車、MPV、皮卡在內的17款全新海外車型,并推動固態電池等顛覆性技術的落地應用。上汽集團已建成最全的出海體系,產品和服務進入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展現出強大的全球化布局能力。
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上汽集團正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創新的思維、更加堅定的步伐,推動“上海智造、中國品牌、全球品質”的持續迭代升級。上汽集團深知,只有不斷適應時代變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上汽集團的故事,正是新時代下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