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四月的到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并未平息,且戰火已蔓延至一些原本較為堅挺的豪華品牌。這些品牌紛紛采取降價策略,或以“去庫存”為由,或借新車發布之際調整價格,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住陣腳。
例如,某些高端電動車品牌,過去售價接近30萬元的車型,如今已降至20萬元以下。更有品牌在新車型發布時,直接將起售價下調近10萬元,以吸引消費者關注。而春節后,30萬元以上電動車的終端促銷政策也已普遍采用5年免息方案,成為市場標配。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盡管純電動車搭載了大電池,成本理應更高,但其售價卻難以提升。打造具有豪華感的電動車,似乎成為了一個難以攻克的難題。
續航焦慮,一直是電動車市場的痛點,即便是售價高昂的豪華電動車也不例外。盡管已有電動車的CLTC工況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但車主們對于車輛的實際續航仍心存疑慮。氣溫、道路條件、風力風向等外部因素,都會對電動車的續航產生影響。尤其是高速行駛時,能耗會顯著上升,導致續航下降。
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大多數電動車采用的是固定齒比的單擋變速箱。雖然新發布的電動車電機轉速高達數萬轉,但動力傳輸仍依賴于固定齒比。這種設計雖然節省了空間和成本,簡化了整車結構,但在高速行駛中卻犧牲了效率。
然而,奔馳最近發布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卻打破了這一常規,搭載了罕見的兩擋變速箱。在低速行駛時,車輛使用11:1的一擋齒比;而在高速行駛時,則切換至5:1的二擋齒比。這樣一來,即使在高速公路上,車輛也能以較低的電機轉速實現高速行駛,從而大幅降低能耗。
在測試中,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在非最佳空氣動力學狀態下,仍能實現百公里電耗8.26千瓦時的佳績,實測滿電續航高達1071公里。而在恒速120公里/小時的測試中,實測里程更是達到了572公里,足以從北京開到泰山景區。
那么,為何過去只有保時捷Taycan和奧迪e-tron GT等百萬級電動車才會采用兩擋變速箱呢?原因在于,電動車的電機扭矩瞬間釋放,強度遠高于傳統燃油車,對變速箱的零部件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市場上對于電動車長途行駛的需求并不迫切,也導致這一技術難以普及。
但奔馳憑借百年積淀和充足現金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新技術的研發和驗證,最終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除了變速箱的創新外,奔馳還在能效、電池技術、智能座艙和智能輔助駕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
為了打造極致續航,奔馳早在2022年就推出了VISION EQXX能效概念車。這款車不僅擁有流線型車身和超低風阻系數,還搭載了高效傳動系統和超高能量密度電池包。這些技術成果最終都被應用在了全新純電長軸距CLA上。
奔馳還開發了節能輔助系統,利用導航地圖和傳感器信息優化行駛風格,降低能耗并最大化能量回收。在智能座艙和智能輔助駕駛方面,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同樣表現出色。作為首款運行奔馳自研MB.OS架構的車型,它應用了生成式AI技術,虛擬助手不僅能與車內多人交流,還能記住用戶的問題和對話上下文。
奔馳在語音播報上融合了杜比全景聲技術,挑選了兩位特別的主持人聲音,以提升用戶的真實感。同時,虛擬助手還能理解用戶情緒并作出反應,結合動畫效果提供視覺反饋。在智能輔助駕駛方面,奔馳的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也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這套系統不僅能在城市交通中實現主輔路切換、紅綠燈識別等功能,還能自主通過收費站并在園區內部道路上自主行駛。為了提升輔助駕駛的體驗,奔馳在中國的20多座城市收集了超過2萬個停車位信息,并進行算法優化。在定義和調校輔助駕駛模型時,奔馳更加注重安全和駕駛的平順優雅。
奔馳利用全球1200萬輛聯網客戶車輛提供的脫敏數據,以及仿真平臺上的極端場景強化學習,不斷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些努力使得奔馳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在豪華電動車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了一款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