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神經科技領域中的交易活動引發了廣泛關注,特別是這些公司在用戶神經數據處理方面的做法,幾乎處于無監管狀態。
據悉,神經科技市場涌現出大量聲稱能通過讀取腦電波實現各種功能的產品。盡管這些產品的實際效用尚存爭議,但它們成功地將從用戶大腦中收集的數據貨幣化。這一現象引起了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查克·舒默、瑪麗亞·坎特韋爾和埃德·馬基的警覺。他們聯名致信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呼吁對神經科技公司的用戶數據處理行為展開深入調查,并警告稱,一些極為敏感的個人信息可能正被非法出售。
參議員們在信中強調,當前腦機接口(BCI)技術缺乏明確的監管指導,這導致一些公司在未經用戶明確同意或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收集和出售用戶的神經數據。他們指出,與其他個人數據不同,神經數據直接源自人類大腦,即使經過匿名處理,仍可能揭示出用戶的心理健康狀況、情緒狀態和認知模式。這些信息不僅極具私密性,從戰略角度看也極為敏感。
神經科技領域還存在一個顯著問題:即一些被視為醫療技術的設備(如馬斯克的Neuralink)需要遵守嚴格的數據保護規定,而標榜用于“健康保健”的非醫療用途設備則在數據處理方面擁有更大的自由度。許多神經科技產品便屬于這一類別,它們聲稱能幫助用戶改善睡眠、緩解焦慮和壓力,并常常以所謂的科學依據作為支撐,但這些說法往往缺乏可信度。
為了揭示當前腦機接口領域在數據收集和保障方面的模糊現狀,參議員們引用了神經權利基金會于2024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對30家無需醫療專業人員批準即可面向消費者銷售的神經科技公司的數據政策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這30家公司中有29家能夠收集用戶數據,且幾乎沒有對獲取這些數據設置任何實質性限制。同時,只有一半的公司允許消費者撤回對數據處理的同意,而僅有14家公司允許用戶刪除自己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美國一些地區已經出臺了針對神經數據的保護措施,如科羅拉多州擴大了《科羅拉多州隱私法案》的適用范圍,將生物數據納入其中,加利福尼亞州也對腦數據提出了新的隱私要求,但這些保護措施仍然相對較少。在其他地區,神經科技領域的監管幾乎處于空白狀態。
因此,參議員們強烈呼吁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盡快采取行動,擴大數據報告要求的范圍,將神經數據納入其中,并制定新的保障措施,以確保消費者的腦數據不被非法收集和出售。然而,鑒于當前聯邦貿易委員會人員嚴重短缺且并非完全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現狀,這些呼吁能否得到積極響應,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