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許多家庭正興奮地籌備著自駕游計劃,渴望在旅途中享受自由與歡樂。然而,在踏上長途高速旅程之前,確保愛車的安全性能處于最佳狀態至關重要。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擁有二十年汽車維修經驗的資深技師王春杰,來自城運控股交運溫馨巴士盛達分公司,他將為我們分享車輛出行前的全面檢查指南。
首先,輪胎作為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媒介,其安全性不容忽視。王春杰強調,必須細致檢查輪胎表面,包括胎面和胎側,尋找任何可能的鼓包、裂紋或扎釘。如果胎紋深度低于2毫米,應立即更換,以免雨天行車時發生打滑。同時,保持適當的胎壓(轎車2.3-2.5bar,SUV約2.5bar)至關重要,連備胎也不應例外(推薦2.8bar),以備不時之需。
接下來,剎車系統的維護同樣關鍵。王春杰指出,剎車片磨損至3毫米以下時,制動效果將大打折扣,增加行車風險。因此,定期檢查剎車片厚度,并保持剎車油液位在正常范圍內至關重要。同時,剎車軟管這一常被忽視的部分也需仔細檢查,確保其無裂紋或滲漏,確保剎車系統時刻處于最佳狀態。
油液與燈光系統的檢查同樣不可或缺。機油、冷卻液和玻璃水如同汽車的“生命線”,它們的充足與清潔直接關系到車輛的穩定運行。在冷車狀態下檢查機油尺,確保液位不低于最低刻度;冷卻液應保持在MIN-MAX之間,顏色均勻;玻璃水則需隨時準備,確保長途行駛中擋風玻璃清晰可見。大燈、霧燈、轉向燈等燈光系統如同汽車的“眼睛”,必須確保它們全部正常工作,尤其是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條件下,它們是保障行車安全的重要指引。
最后,王春杰還提醒我們注意一些細節檢查和應急裝備的準備。老化的雨刮膠條在暴雨中可能無法有效工作,底盤滲油則可能隱藏著更大的隱患。因此,在出發前務必對這些細節進行檢查。同時,隨車攜帶必要的應急物品,如三角警示牌、千斤頂、充氣泵、反光背心、滅火器等,這些如同“護身符”般的裝備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幫助我們應對可能的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