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國際車展的璀璨舞臺上,Honda展臺前,一款全新的電動GT概念車猶如未來戰士,在激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鈦金般的光芒,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媒體的目光。與此同時,在二樓的訪談室內,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潘建新正以一種沉穩有力的聲音,向在場的中國記者闡述著企業的轉型之路。
“東風本田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探索上,從未動搖,我們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潘建新的話語鏗鏘,背后的“東風Honda”招牌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醒目。
對于東風本田而言,這家曾經的合資標桿企業,轉型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在領導的回答中,東風本田的轉型之路愈發清晰,它正以“中國速度”改寫游戲規則——轉型,并非從零開始,而是在傳承中尋求創新。
當夜幕降臨,黃浦江兩岸的霓虹燈交相輝映,Honda展臺成為了最耀眼的焦點。從靈犀L、S7到GT,東風本田的電動化矩陣日益豐富。在車展的鎂光燈下,東風本田的轉型敘事達到了高潮。
在談及轉型中的挑戰時,潘建新并未回避。“目前,東風本田的部分電動車銷量并不理想,這促使我們不斷探索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車型。”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直面失敗的勇氣與決心。
從最初的油改電到現在的純電平臺,東風本田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不斷加速,這種“中國速度”的背后,是東風本田對自身短板的清醒認識與精準提升。兩代產品的跨越,不僅見證了東風本田的技術突圍,更體現了其“三步走”的戰略智慧。
第一步,快速試錯,發現“油改電”車型的弊端,尋找中國消費者的痛點。第二步,平臺革命,投入巨資建設新能源專屬工廠,以數智化、零碳化生產賦能電動化轉型。第三步,生態構建,與寧德時代深化合作,共同推進磷酸鐵鋰電池和CTB電池一體化技術的開發,實現電動車性能的大幅提升。
在“需求驅動”的核心認知下,東風本田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這種需求驅動不僅體現在產品的定價策略上,更融入了本田的運動基因。在同級電動車仍在盲目追求加速數據時,東風本田的燁GT將性能體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新車基于專屬的電動架構打造,搭載前后雙電機組成的電子四驅系統,綜合功率高達480kW,零百加速僅需3.2秒。當動力變得不再稀缺時,東風本田詮釋了“真正的豪華在于駕馭的信心”。
在燃油車領域,東風本田同樣展現出了穩健的步伐。潘建新明確表示,燃油車在東風本田的銷售結構中仍占據主力地位,穩定與優化是當前的重點。燃油車與電動車“雙線并行”是東風本田轉型的智慧所在,守住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也是為電動化市場競爭奠定基礎。
在渠道上,東風本田并未重建EV網,而是在現有燃油車網絡上推進EV車的銷售。隨著產品矩陣的逐步完善,銷售數量占比將逐步調整,傳統燃油車網絡也將逐步轉化為EV車銷售網絡。
在本土化戰略上,東風本田正經歷著一場從研發、制造到品牌的全鏈條放權革命。本土化不再是簡單的“中國特供”,而是讓中國團隊真正掌握方向盤。東風本田將依托東風集團的優勢資源,結合本田的技術優勢,將中國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領域的領先技術與本田技術進行有機融合,提升造好車的硬實力,增強高智能的軟實力。
在推進研發本土化的同時,東風本田正通過深度優化供應鏈來重構成本優勢。在智能化領域,本田將與Momenta公司合作共同開發智能化技術;在AI領域,也將與DeepSeek展開合作。而在供應鏈端,東風本田電池及三電系統的本地化采購比例已突破75%,制造成本下降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