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春意盎然的季節里,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如期舉行,以“擁抱創新 共贏未來”為主題,吸引了全球目光。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以獨特的直播探訪形式,與50多位來自整車及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海內外企業領袖進行了深入對話,共同探討汽車產業的最新趨勢與特點。
在此次盛會上,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兼CEO于騫接受了搜狐汽車的專訪,為我們揭示了這家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獨特魅力。
“輕舟智航專注于智能駕駛領域,擁有兩款核心產品。”于騫介紹道,“一是L4級別的Robobus,已在中國20余座城市部署,實現了全無人巴士的運營。另一款則是面向乘用車的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目前已有超過60萬輛車搭載了該系統,預計今年裝機量將達到百萬級別。”
談及L4級別產品的應用場景,于騫表示:“我們認識到,Robotaxi在中國市場并不完全適用。鑒于中國人口密度大、公共交通體系發達,我們更希望通過新型出行方式,將人們與公共交通系統緊密結合,解決最后3-5公里的短途接駁問題,提升整體出行效率。”
他進一步解釋:“我們的Robobus運行在公開道路上,如地鐵站、高鐵站、居民區及寫字樓之間,提供短途接駁服務。這些場景下車輛需求量大,而我們的產品正好滿足了這一市場需求。”
當被問及此次上海車展是否有新方案發布時,于騫肯定地回答:“我們發布了面向乘用車市場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基于單征程6M的端到端城市NOA產品,旨在解決城市級別點到點的出行問題。”
相比上一代產品,新方案在算力和用戶體驗上均有顯著提升,并增加了激光雷達,提高了安全性和體驗感。覆蓋范圍也從高速場景擴展到了城區,是一次全面的產品升級。
針對國內外市場對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的需求趨勢,于騫指出:“中國市場在這方面發展尤為迅速。智能電動車初期,特斯拉引領了智能化潮流。但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智能化速度更快,消費者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需求不斷增加,期望獲得更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
他強調:“中國市場在迭代速度和用戶接受程度上領先海外市場兩到三年。因此,無論是海外主機廠進入中國市場,還是國內主機廠布局全球化,都需要成熟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在談到端到端解決方案時,于騫表示:“端到端方案減少了信息損失,形成了完整的數據閉環,是一種新的研發范式。它能讓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更加數據驅動,更高效地利用車載算力,在更小的算力平臺上實現更好的體驗。”
對于智能輔助駕駛的未來趨勢,于騫認為:“國家出臺相關規定規范行業話語體系,有利于行業健康、穩健發展。智能輔助駕駛產品必然會朝著更安全、體驗更好、對消費者更有價值的方向發展。”
他預計:“未來兩三年就會有L3級產品出現,但L3級駕駛將在一定受限條件下實現,如高速路段或泊車場景。之后才會逐步向城市場景等更大范圍拓展。這是一個漸進式的發展過程。”
在于騫看來,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安全始終是首要考慮的因素。“我們要實事求是,理性客觀地介紹產品的適用范圍和功能,不能過度宣傳。”他強調。
回顧輕舟智航的六年歷程,于騫感慨道:“我們始終秉持務實的心態,堅持以用戶價值為核心。這個行業發展空間廣闊,但也存在一些浮躁的聲音。我們著眼于未來20年,才剛剛起步。”
對于未來的技術趨勢,于騫表示:“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行業最前沿的技術信息,如端到端的大模型、Multi-Agent多智能體交互等技術。這些技術背后有大量創新,為實現良好的產品體驗提供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