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顯著的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季度汽車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了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更是實現了50.4%和47.1%的高速增長。
然而,在這片繁榮景象之下,各大造車新勢力卻交出了截然不同的成績單。理想汽車以259億元的營收繼續保持領先,但同比增速僅為1.1%;賽力斯緊隨其后,營收達到191.47億元,卻同比下降了27.91%。
在增速方面,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表現尤為搶眼。小鵬汽車營收達到158.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41.5%;零跑汽車也突破了百億大關,達到100.2億元,同比增長187.1%。相比之下,蔚來汽車和極氪汽車的增速則較為滯后,蔚來汽車營收為120.35億元,同比增長21.5%;極氪汽車營收220.19億元,同比增速僅為1.1%。
透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新勢力車企正走向不同的發展路徑。有的車企通過技術輸出開辟第二增長曲線,有的則依靠規模效應維持盈利,還有的正在經歷高端化轉型的陣痛。車企們面臨著繼續追求規模擴張還是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選擇,以及是專注核心技術突破還是深耕細分市場需求的問題。
在營收規模分化的背后,盈利能力正成為衡量車企競爭力的核心指標。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單純依靠銷量增長已經難以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毛利率是衡量車企造血能力的關鍵,2025年第一季度,新勢力車企的毛利率普遍提升,但改善路徑各異。
賽力斯以27.62%的毛利率領跑,理想汽車緊隨其后,毛利率為20.5%。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的毛利率分別為15.6%和14.9%,極氪汽車的整車毛利率為16.5%,蔚來汽車的整車毛利率則為10.2%,相對落后。這種分化背后是技術路線與成本控制的差異。
然而,這種收入模式也面臨可持續性的考驗。技術迭代速度加快可能導致現有技術貶值,傳統車企如大眾正在加速自研,可能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因此,小鵬和零跑需要持續保持智能駕駛等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理想與極氪的盈利路徑則更依賴規?;a。理想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47億元,連續十個季度盈利;極氪依托吉利集團的制造和供應鏈優勢實現了快速規模化,雖仍虧損7.63億元,但同比收窄60.2%。然而,這兩家車企也面臨著挑戰,理想的同比增速放緩,主打的30-50萬元家庭用戶市場正面臨其他豪華品牌電動車型的競爭;極氪品牌的單車均價有所下降,需要找到中高端市場的平衡點。
賽力斯在本季度雖然營收同比下降,但凈利潤大增240.6%,達到7.48億元。這主要得益于售價高達50萬元的問界M9成為銷量主力,拉高了賽力斯的毛利率。然而,賽力斯也面臨現金流壓力,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
對于新勢力車企來說,充足的資金儲備是應對市場波動的安全墊,更是支撐未來發展的戰略資源。截至2025年一季度,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最為雄厚,金額高達1107億元;小鵬緊隨其后,現金及等價物達452.8億元;蔚來現金及等價物儲備為260億元;零跑的現金流改善最為明顯,現金儲備達257億元。
從各家最新發布的戰略規劃來看,2025年很可能成為新勢力車企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除了理想汽車已實現盈利外,零跑汽車、小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均明確了盈利時間表,2025年或將迎來“規?;辍薄8骷臆嚻蠹娂娏⑾掠败娏顮睢?,行業正從野蠻生長階段邁向精耕細作的新時期。
在這個關鍵時點,誰能率先突破盈利瓶頸,誰就能在未來的行業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新勢力車企正面臨著一場大考,盈利目標的實現不僅關乎短期財務表現,更將決定各家企業在下一階段競爭中的戰略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