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場關于技術路線的辯論似乎悄然發生了變化。幾年前,業內幾乎一致認定,純電動汽車(純電)才是未來的終極形態,增程式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插混/增程)不過是過渡方案。那時,多數車企都投身于純電車型的研發,而像理想汽車這樣專注于增程技術的企業,則面臨著外界的諸多質疑。
然而,現實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2024年的數據顯示,插混/增程車型的銷量同比激增85%,占據了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40%,純電車型的占比則下降至60%左右。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些曾經堅定看好純電技術的車企,如今也開始涉足插混/增程領域,小鵬、智己等品牌紛紛推出了增程車型。
這一轉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有人認為,插混/增程作為“可油可電”的中間形態,技術不夠純粹,體驗也不如純電車型。從理論上看,系統越復雜,可靠性就越差,維護起來也更加繁瑣。增程車型普遍存在的純電續航短、電耗高、車身重等問題,更是被一些人所詬病。
然而,將視角放大至全球市場,這些所謂的“問題”似乎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許多國家,尤其是南美、中東、東南亞以及東歐的部分地區,充電網絡并不如中國這樣密集、高效,甚至有些地方連穩定供電都成問題。在這些地區,插混/增程車型無需依賴充電樁,不挑電壓標準,也不用擔心充電排隊的焦慮,反而成為了“最靠譜的新能源車”。
插混/增程技術也在不斷進化,向純電體驗靠攏。例如,小鵬汽車即將發布的全新增程車型,官方預告的純電續航高達430公里,打破了人們對增程車型“電池小、續航虛”的刻板印象。更令人驚嘆的是,這款車型還支持超快充技術,12分鐘即可充入80%的電量,平均每秒鐘能補充超過1公里的續航。這種傳統上只屬于純電車型的體驗,如今也被增程車型所擁有。
在解決“虧電體驗差”的問題上,車企們也紛紛拿出了解決方案。例如,小鵬的新增程車型將搭載超靜音增程器,旨在減少發動機介入時的噪音和抖動,提升能耗效率。這樣一來,即使電量耗盡,也不再會有“坐船體驗”般的駕駛感受。
寧德時代推出的新型電池以及其他車企在增程路線上的布局,都在表明一個趨勢:插混/增程車型正在變得越來越像純電車型一樣好開、好充、好省心。如今,純電車型能做的事,插混/增程車型也能做;而純電車型不能做的事,如適應多變的充電環境,插混/增程車型則更加游刃有余。
這一轉變不僅改變了人們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看法,也引發了對整個行業未來發展的重新思考。插混/增程車型是否真的只是過渡技術?或許,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了一個簡單的答案。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中,插混/增程車型以其獨特的優勢,正在逐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這一趨勢無疑將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