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車展的璀璨盛景中,B站以一場前所未有的“展中展”驚艷亮相,時間為4月23日至5月2日。在這個占地1500平方米的巨型展臺上,一系列全球獨家的“次世代神車”悉數登場,B站也借此機會,成為車展史上規模最大的媒體展位。
在B站的展臺上,汽車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更成為了技術愛好者的創意舞臺。全國首輛透明改裝車、全網首臺《碧藍航線》IP痛車版“陸地航母”、首個高性能巨無霸四驅車,以及首次試飛的工程車等,紛紛亮相,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媒體人士及車圈專家的目光。電子科大電車隊、長安大學賽車隊、南京理工車隊等多所大學的車隊也紛紛留言,向各大車企品牌發出“挑戰”。
其中,痛車文化尤為引人注目。這是一種將動漫、游戲角色元素融入車身設計的改裝文化,年輕人通過這種方式,將自己的代步工具打造成個性鮮明的“藝術品”。隨著痛車的逐漸流行,年輕群體在汽車消費和文化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全球首次亮相的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痛車,更是將這一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這款痛車以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為設計基礎,融入了《碧藍航線》中的高人氣角色奇爾沙治(Kearsarge),打造出了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次世代戰術旗艦”痛車。
B站憑借其龐大的年輕用戶群體和多元化的興趣圈層,聚集了一批熱愛汽車、擅長玩車和改車的UP主。這些UP主不僅推動了痛車、賽車、越野、改裝等汽車文化圈層的發展,還通過創作優質內容,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過去一年中,B站汽車文化類內容的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五成,互動數據更是累計超過1.2億。
在智能汽車時代,購車需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家庭剛需,而是成為了年輕人的“數碼玩具”。根據嗶哩嗶哩聯合央視市場研究(CTR)發布的最新汽車行業白皮書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首臺車的平均購入年齡為30.5歲,而00后在家庭的支持下,首臺車的購車年齡更是低至22歲,幾乎在大學畢業時就擁有了自己的車。
年輕客群的擴張推動了車企高管紛紛入駐B站,甚至開始在B站“開課”,向這群對前沿科技最為敏感的人群展示硬核技術實力。在上海車展期間,奇瑞尹同躍、深藍鄧承浩、仰望胡曉慶、小鵬于桐、長城吳會肖等多名車企高管,都在B站展臺上開啟了高層公開課。其中,小鵬汽車的何小鵬更是與汽車UP主盛嘉誠一同逛展,并在現場為全網首次亮相的痛車版“陸地航母”揭幕。
B站不僅吸引了車企高管的關注,還憑借其濃厚的科技興趣和學習氛圍,構建了一個“把車講明白”的內容社區。B站的UP主們擅長將專業的汽車技術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視頻內容,讓觀眾能夠輕松理解。數據顯示,B站汽車區科技轉譯類視頻的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62%,百萬播放量的視頻數量也同比增長了139%。例如,B站汽車UP主@保鏢的車庫在解讀問界M9智駕功能的視頻中,從“城區與高速領航的難度差異”入手,層層剖析了傳感器硬件對感知能力的影響、華為智駕對細分場景的覆蓋等核心議題,用一條視頻就講透了這項技術。評論區中,用戶們基于視頻內容展開了更深入的探討,延伸出了更多有價值的討論。
這些現象都反映了年輕消費者的特征:他們愿意嘗試和了解新技術,對于輔助駕駛、數字座艙等前沿科技的關注度,已經超越了傳統的購車指標。在智能汽車時代,他們更加注重汽車的科技含量和個性化表達,這也為車企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