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梅,這個曾經憑借一句“你沒事兒吧,沒事兒就吃溜溜梅!”廣告語風靡全國的品牌,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正式踏上了沖擊港股IPO的征程。這一舉動,不僅標志著溜溜梅的發展邁入了一個新階段,也讓人不禁回想起這個品牌從默默無聞到成為梅子零食大王的歷程。
溜溜梅的故事始于安徽蕪湖,創始人楊帆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早年間,他憑借靈活的口才和敏銳的商業嗅覺,在北京做推銷員積累了第一桶金。返鄉后,他創立了食品公司,但起初主攻的糕餅市場并不順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青梅零食市場的潛力,決定入局。2001年,溜溜梅問世,憑借獨特的口感和精準的市場定位,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然而,溜溜梅的真正崛起,離不開2013年的那場大膽賭博。在年營收僅為5000萬元時,溜溜梅豪擲千萬元邀請楊冪做產品代言,一句簡潔明快的廣告語,讓溜溜梅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這場營銷戰役不僅提升了品牌在C端的知名度,也贏得了B端經銷商的信任,讓溜溜梅順利爬上了商超小店的貨架,年銷售額飆升超10億級別。
隨著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溜溜梅并沒有滿足于青梅零食市場的成功。近年來,它開始拓展多元化產品線,推出了梅凍、西梅干等一系列新品。其中,梅凍作為溜溜梅近年來的“押寶”重點,憑借其天然、低卡、便攜的賣點,迅速贏得了業績回報。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自銷售梅凍產生的收入呈現億級規模的逐年增長。
溜溜梅的多元化戰略不僅體現在產品線上,還體現在其渠道布局上。除了傳統的線下經銷網絡外,溜溜梅還積極開拓線上渠道和新興零售渠道,如盒馬、胖東來、便利店等。這種全渠道布局的策略,讓溜溜梅能夠更廣泛地觸達消費者,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然而,溜溜梅在成長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少挑戰。首先,果脯類零食在休閑零食行業中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且酸味果脯的復購率相對較低。其次,青梅等原料的價格存在季節性波動,給公司的成本控制帶來了一定壓力。隨著全品類零食巨頭的入局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溜溜梅的生存空間也受到了擠壓。
盡管如此,溜溜梅依然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成長性。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和渠道拓展,溜溜梅已經成功從單一的青梅零食品牌轉型為多元化的零食品牌。招股書顯示,按零售額計,溜溜果園在中國梅產品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7%。同時,公司在青梅果類零食行業、西梅果類零食行業也連續多年排名第一。
對于溜溜梅來說,此次沖擊港股IPO不僅是一次融資的機會,更是一次品牌升級和戰略轉型的契機。未來,溜溜梅將繼續堅守優勢賽道,拓展增長曲線,以更加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公司也將加大在品牌知名度、銷售網絡和國際市場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成為休閑零食行業的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