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一個全新的制造業圖景正在悄然形成。走進模德寶智能工廠,你會被這里的景象深深震撼:巨大的機械臂在精準地操作,AGV小車在繁忙的物流通道中穿梭,而整個工廠幾乎看不到設計圖紙和工人的身影。這里,每一條生產線都在24小時不間斷地高效運行,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驅動著。
這并非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東莞模德寶智能工廠的真實寫照。該工廠坐落在東莞松山湖,擁有十多條從設計到制造、檢測、物流的全柔性制造自動化生產線,近80%的制造工序已經實現了少人化或無人化。通過全面運用模云平臺,工廠實現了無紙化、可視化和透明化管理,真正做到了生產線少人化、數據采集實時化以及離散制造自動化。
東莞模德寶的轉型,只是這座城市制造業變革的一個縮影。作為全球制造業的標桿,東莞曾以“世界工廠”著稱,生產了全球五分之一的智能手機和國內85%的潮玩產品。而現在,東莞正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引擎,引領著一場從“制造”到“智造”的產業革命。
在這場革命中,東莞的技術突破尤為引人注目。以潮玩產業為例,東莞的金屬模玩品牌“拼酷”通過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和激光切割技術,將傳統非遺技藝與現代工業化生產完美結合,打造出了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國潮版樂高”。在拼酷工廠周圍,30公里半徑內聚集了327家配套企業,形成了完整的潮玩產業鏈,為國內外市場提供了大量的高質量潮玩產品。
然而,潮玩產業的模具開發環節一直是個痛點。由于潮玩產品的獨特性和非標性,模具開發過程耗時耗力,自動化程度低,設計周期長達30-50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東莞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推出了“潮玩產業小腦”,通過全鏈條知識互聯,提升了從設計到銷售的全鏈條快速響應能力,極大提高了潮玩產品模具的開發效率和自動化水平。
除了技術突破,東莞還注重產業集群的發展。在松山湖產業園,拓斯達這家工業機器人企業正在引領著機器人產業的集聚效應。作為廣東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的“鏈主”,拓斯達不僅實現了“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體、下游集成”的多維覆蓋,還通過新一代X5機器人運動控制平臺和9款工業機器人,為下游企業提供了智能化解決方案,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智能化發展。
為了鼓勵中小企業和創業者的創新,東莞還設立了Xbotpark松山湖機器人基地,通過共享工廠模式,為全球硬件創新者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該基地已累計孵化80余家硬科技企業,其中多家企業的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績。東莞還規劃了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園和濱海灣人工智能新區,吸引產業鏈企業集聚,形成了松山湖、濱海灣、水鄉三大人工智能區域支點。
在這些區域支點的支撐下,東莞已經匯集了超過500家人工智能企業,人工智能產業及相關領域的營業收入超過了1200億元。通過“研發-制造-應用”的梯度布局和22萬家工業企業、1.4萬家規上企業構成的場景優勢,東莞正在快速攻占“AI智造高地”,從“世界工廠”蛻變為“智造方案輸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