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汽車市場的關鍵時刻,北京現代以其獨特的戰略視角和堅定的發展步伐,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近日,隨著首款純電平臺SUV ELEXIO在上海Studio 88 Space的全球首秀,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李雙雙的一番言論,不僅回應了外界的種種質疑,更向世人展示了北京現代在“新合資時代”的戰略藍圖。
面對新能源滲透率即將突破56%的嚴峻挑戰,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著從“技術平權”到“價值重構”的深刻變革。在這一背景下,北京現代并未隨波逐流,而是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李雙雙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不追求短期流量,而是用80億元增資、5年匠心研發和全球化品質,構建合資車企的‘真·質’發展范式。”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北京現代在組織架構上進行了大膽創新,成立了中國戰略事業部。這一由中韓雙方技術精英共同組建的“特種部隊”,深度融合了現代汽車全球研發體系與中國本土大數據資源,形成了“全球技術+中國速度”的研發飛輪。通過與寧德時代、博泰智能座艙、毫末智行等企業的深度合作,北京現代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資本賦能方面,北京現代股東雙方共同增資80億元,這一舉措在行業價格戰白熱化的當下顯得尤為珍貴。不同于某些品牌將資源傾斜于營銷造勢,北京現代選擇將資金集中注入新能源專屬工廠建設、用戶生態基金和數字研發投入等核心領域。這種“硬核投入”的邏輯,不僅提升了北京現代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更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產品革命方面,北京現代耗時5年打磨的首款純電平臺SUV ELEXIO,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先進的技術贏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這款基于E-GMP2.0平臺打造的車型,不僅搭載了800V高壓平臺和支持5C超充的鎧甲電池系統,更在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通過與百度Apollo的深度合作,ELEXIO能夠實時接入城市交通大腦,在特定路段實現綠燈通行引導,將單車智能升級為系統智能。
在制造革命方面,北京現代數字孿生工廠的生產模式為產品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數字化工廠中,每個ELEXIO的車身焊接都經過2500個視覺傳感器的實時監測,關鍵尺寸公差控制在±0.3mm以內。這種“數字原生”的生產模式,使得產品不良率降至0.08%,達到了德國頂級工廠水準。
在生態重構方面,北京現代開創了“技術共研、市場共拓、價值共享”的新合資模式。與現代汽車集團共同設立的北京研發中心,已建成新能源整車環境模擬艙和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這些平臺的建立,不僅提升了北京現代的技術創新能力,更為其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北京現代還通過“終身伙伴計劃”等創新服務舉措,重構了服務價值鏈,提升了用戶體驗。
面對“合資品牌衰落論”的質疑,李雙雙表示:“汽車產業的競賽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當行業在流量池里內卷時,我們在構建技術護城河;當對手在價格帶上纏斗時,我們在重塑用戶價值坐標系。”這種冷靜與篤定,源自北京現代對產業本質的深刻認知和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