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汽車市場迎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銷量高峰,特別是在3月份,這一增長態勢尤為顯著。消費者對于即將實施的進口汽車關稅政策的擔憂,成為了推動銷量激增的主要因素。據GlobalData發布的最新報告,今年3月,美國新車與輕型卡車的銷量躍升至161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1%,遠超市場普遍預期。而整個第一季度,銷量也實現了4.3%的同比增長。
具體來看,Motor Intelligence與GlobalData的數據揭示了一個更為驚人的事實: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美國汽車的年化銷售速率預計將達到1780萬輛,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此前預測的1580萬至1680萬輛區間,與去年同期的1588萬輛及今年2月的1633萬輛相比,也有了顯著提升。
在各大汽車品牌中,通用汽車的表現尤為亮眼。今年第一季度,其在美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7%,旗下品牌雪佛蘭、GMC、別克及凱迪拉克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GMC更是刷新了在美國的銷量紀錄。豐田汽車作為市場第二大銷售商,雖然增幅較小,但也實現了0.9%的同比增長,3月份銷量同比增長7.7%。
本田汽車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5%,3月份更是激增13%至147792輛。值得注意的是,本田在美國幾乎不涉及車隊批量銷售,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零售市場的強勁需求。日產汽車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5.7%,但英菲尼迪品牌卻連續五個季度下滑。斯巴魯和馬自達同樣表現不俗,第一季度銷量分別增長了9.1%和10.2%。
大眾汽車集團得益于Taos和Jetta車型的強勁需求,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6.8%,連續六個季度保持增長。然而,這兩款車型均在墨西哥組裝,未來可能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現代和起亞品牌也迎來了連續六個月的銷量增長,主要得益于零售需求的強勁,尤其是跨界車和混合動力車型。
相比之下,福特汽車第一季度銷量微降1.3%,主要受日常租賃車隊交付時間安排及部分車型停產的影響。但3月份,其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1%,顯示出市場的回暖趨勢。Stellantis則繼續面臨銷售困境,第一季度銷量同比下降12%,連續七個季度下滑。
豪華品牌方面,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銷量連續下滑,而寶馬則實現了3.7%的同比增長。現代旗下的捷尼賽思品牌表現出色,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19%,3月份更是增長了20%。沃爾沃汽車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7.5%,但3月份銷量卻同比下滑8.2%。
面對即將實施的25%進口汽車關稅政策,消費者紛紛趕在關稅生效前購買汽車,以鎖定價格。這一趨勢在3月下旬尤為明顯,多家經銷商報告稱展廳客流量激增。現代汽車及捷尼賽思北美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3月份及第一季度收官之際的銷量表現是他近年來見證的最強勁銷售周期。
然而,從長期來看,美國汽車行業面臨多重風險,包括結構性風險、競爭風險和經濟不確定性。關稅政策的實施無疑為市場增加了更多挑戰。若關稅政策持續數月,可能導致車輛供應受限、價格推高,部分分析師預測2025年美國汽車銷量可能降至1550萬輛。
盡管汽車制造商在關稅政策生效前加速向美國調運新車型,但庫存狀況仍有顯著差異,混合動力車型尤為緊缺。Cox Automotive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中旬,美國新車及輕型卡車庫存量已降至266萬輛,較去年第四季度的峰值水平有所回落。
在此背景下,部分汽車制造商選擇自行承擔關稅成本,以維持價格穩定。梅賽德斯-奔馳表示,該公司不會提高2025年款所有車型的售價,而是將密切關注局勢變化,并在必要時調整市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