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麥肯錫發布了《2025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深度剖析了中國汽車消費者的最新趨勢與偏好。報告指出,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消費者的選擇偏好正在重塑行業格局。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管鳴宇強調,近十年來,中國市場在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上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試驗田”。消費者的喜好和行為變化,正促使中國汽車工業加速擁抱新技術,加大相關投入。
報告揭示,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創新驅動已成為主流趨勢。盡管價格戰愈演愈烈,但消費者對這種競爭方式反應冷淡。相反,他們對新車型和新技術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消費者更愿意為創新技術買單,而非單純追求價格優惠。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指出,這種趨勢提示車企,相較于價格戰,技術戰更為明智。車企應探索“穩價提質”策略,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期待,同時保護產品與品牌定位。
品牌格局正在加速重塑。中國品牌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認知度和技術領先地位,已得到消費者的高度認可。而外資品牌雖然在燃油車時代積累了良好口碑,但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這一優勢難以延續。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白樺認為,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成熟,品牌對消費者的重要性將逐漸趨同于燃油車時代。車企需在強化技術實力的同時,塑造鮮明的品牌形象,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電動轉型方面,插混/增程車型正逐漸成為主流。由于純電動車的補能體驗存在不足,部分消費者開始考慮回歸燃油車。而插混/增程車型因補能便利、緩解里程焦慮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中國電動汽車的普及,也為充電設施的完善爭取了時間。
同時,隨著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的認知進步,智能技術的普及正在加速。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周冠嵩表示,隨著AI大模型能力的提升,領先企業有望實現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技術的貫通,使智能座艙技術成為市場焦點。伴隨“技術平權”浪潮的興起,“場景化”應用將成為車企打造差異化產品的重要要素。
報告還指出,消費者對智能駕駛功能的接觸、使用滿意度以及對更高階功能的期待,均有顯著提升。車企在科學傳播智能技術、教育消費者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確保消費者能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合理、科學地使用智能駕駛功能。
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一場由消費者驅動的深刻變革。技術創新、品牌重塑、電動轉型以及技術平權等趨勢,正共同塑造著行業的未來。這些變化不僅提升了中國消費者的體驗,也為全球汽車市場的變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