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智能化已成為其核心優勢,涵蓋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兩大方面。而這些智能功能的基石,無一不指向了關鍵的硬件——芯片。智能座艙芯片與智能駕駛芯片,作為技術支撐的核心組件,對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進程起著決定性作用。
長期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在芯片方面高度依賴進口。智能座艙領域,高通以其驍龍系列芯片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份額一度超過80%,成為眾多新勢力車企的首選。而在智能駕駛領域,Mobileye與英偉達兩大品牌同樣以壓倒性優勢占據市場,國產芯片的應用相對有限。
然而,這種局面正在悄然改變。近年來,國內車企開始積極探索芯片自研或與國內芯片廠商合作,力求以國產芯片替代進口芯片。數據顯示,2024年,國產智能駕駛芯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中,地平線品牌的芯片市場份額已達到33.97%,超越英偉達與Mobileye等國際巨頭,成為中國市場的領頭羊。
地平線CEO余凱自豪地表示:“如今,每三臺智能汽車中,就有一臺搭載了地平線的智能駕駛計算方案。”據悉,地平線芯片的年出貨量已超過100萬顆,累計出貨量更是突破800萬顆大關,搭載其芯片的汽車款式已超過200種,市場表現極為搶眼。
不僅如此,地平線近期還推出了其最新的智能駕駛芯片——征程6P,以及配套的Horizon SuperDrive城區輔助駕駛系統(HSD)。征程6P芯片集成了4核Nash架構BPU,算力高達560TOPS,性能強勁。與之相比,目前市場上廣泛采用的英偉達Orin X芯片,單顆算力為254TOPS,雙芯片組合才能達到508TOPS。這意味著,一顆征程6P芯片在算力上即可超越兩顆Orin X芯片,展現出國產芯片的強大競爭力。
征程6P的發布,無疑為國產芯片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崛起注入了強勁動力。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國產芯片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更預示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隨著國產芯片性能的不斷提升和市場份額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開始將目光投向國產芯片。這一趨勢不僅有助于降低對進口芯片的依賴,提升產業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更將推動國產芯片產業的整體發展,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繁榮奠定堅實基礎。
面對國產芯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亮眼表現,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國產芯片已經具備了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實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拓展,國產芯片有望在國內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