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何塞GTC大會的聚光燈下,英偉達CEO黃仁勛以堅定的語氣開啟了他的演講,旨在向世界展示英偉達的實力,并捍衛其押注人工智能(AI)的戰略決策。這場演講不僅承載著展示最新技術成果的任務,更成為了回應近期業界質疑的關鍵時刻。
就在不久前,中國AI新秀深度求索DeepSeek以其R1模型震撼登場,聲稱在關鍵性能指標上能與OpenAI的頂尖模型相媲美,且據稱僅使用了約2000枚英偉達芯片。這一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彈,引發了歐美芯片巨頭的廣泛關注與不安,英偉達股價在短短時間內下跌了12%。
面對DeepSeek帶來的沖擊,黃仁勛在GTC大會的采訪中直接回應了外界的疑慮。他強調,盡管有人擔憂芯片需求可能會減少,但這種想法是沒有根據的。黃仁勛指出,像R1這樣的模型并不會減少芯片的需求,相反,未來的計算需求只會增加,尤其是對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
然而,DeepSeek的數據卻給出了不同的信號。據悉,DeepSeek的V3模型以極低的訓練成本——僅557.6萬,就實現了與OpenAI O1推理模型接近的性能。這一成就讓英偉達在2025年面臨了更多的審視,市場短期反應普遍看空,英偉達的投資者們財富大幅縮水。
黃仁勛的焦慮顯而易見。他深知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雖然一直是核心盈利點,但其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而DeepSeek的出現,更是為英偉達的未來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因此,黃仁勛在多次公開場合對DeepSeek進行了回應。
在二月的一次訪談中,黃仁勛首先贊揚了R1推理模型的創新性,認為它提振了AI產業的活力。但他也指出,投資者和業界可能誤解了DeepSeek的崛起。他強調,盡管R1似乎減少了對算力的依賴,但AI系統的后訓練階段仍然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
在最近的GTC大會上,黃仁勛再次強調了這一觀點。他多次提及R1模型,但并未直接點名深度求索。他堅稱,R1模型只會增加對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從而推動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黃仁勛還公布了英偉達未來幾年的路線圖,承諾將每年升級全棧AI系統,并發布新產品線,以應對AI計算需求的持續增長。
盡管黃仁勛在演講中展現出樂觀的一面,試圖緩解DeepSeek帶來的壓力,但投資者們的疑慮并未完全打消。面對DeepSeek的沖擊波,黃仁勛不斷證明AI市場對算力的需求依然強勁,并預計到2030年,英偉達在數據中心建設上的投入將達到1萬億美元。然而,掌聲和歡呼聲背后,黃仁勛和英偉達仍需面對更多的挑戰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