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為遠征A2的人形機器人,近日在機器人領域引發廣泛關注。它從蘇州金雞湖畔的標志性建筑“東方之門”出發,一路穿越城市街道、景區、國道、省道等復雜路段,歷經柏油馬路、瓷磚路、橋梁、盲道、坡道等多種地形,甚至在夜間照明不足的情況下,依然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最終成功抵達上海外灘,全程行走距離達106.286千米,一舉創下“人形機器人行走最遠距離”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此次挑戰從夜間持續至清晨,時間跨度較長。遠征A2能夠順利完成,得益于其配備的快速熱插拔換電系統,這一系統讓它在全程無需關機的情況下連續運行。挑戰過程中,遠征A2加裝了雙GPS模塊,再加上自帶的激光雷達和紅外深度相機等多重傳感器,為它在晝夜交替、光線變化以及復雜城市場景中的精準導航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別是在夜間,紅外傳感器發揮了關鍵作用,確保了機器人在暗光環境下的持續感知能力,使其成功應對了十字路口紅綠燈識別、狹窄通道穿行、人群圍觀以及電動車擦肩而過等多種復雜工況。歷經超百公里的行走后,遠征A2狀態良好,僅足底橡膠層出現部分磨損。
系統穩定性是此次挑戰面臨的核心難題。人形機器人全身擁有40個自由度關節,全程不能關機,所有感知避障、運控等軟件都要持續運行。任何微小的問題在百公里的行程中都可能被放大,進而引發嚴重異常。遠征A2在實驗室已經進行了超過3500小時的可靠性測試,目的就是確保軟件系統在長時間高強度運行下不出現漏洞或卡頓,保證每個關節協同穩定,這也為挑戰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參與此次挑戰的遠征A2旗艦款機型是量產商用版本,并未進行定制化改裝,與客戶手中的機器人完全一致。智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跨省長途行走旨在向公眾直觀展示人形機器人技術已達到極高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水平。在抵達行程終點北外灘后,遠征A2以幽默的方式表示,這次旅程是其“機器生涯中刻骨銘心的經歷”,還調侃“看來我要換一雙新鞋子了”。
實際上,行走能力只是遠征A2的基礎能力之一。它目前已具備多語言交互、人臉記憶和識別、自主導覽講解、物品遞送等高級功能。2025年,該機器人實現了千臺以上的規模化交付,在全尺寸人形領域位居全球首位。而且,具身智能行業發展迅速,遠征A2的最新功能通常每兩個月就會通過OTA發版的方式升級到客戶手中,持續滿足客戶的使用需求。
智元研發人形機器人的目標是將穩定本體與智能“大腦”相結合,使其真正轉化為無限生產力。他們期待這些機器人能夠在零售、餐飲、企業前臺乃至家庭服務等場景中,承擔遞送、分揀、接待等重復枯燥的任務,成為人類可信賴的伙伴,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此次遠征A2成功完成百公里跨省行走挑戰,不僅是其自身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更是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研究邁向現實應用場景的關鍵一步。據悉,2026年智元有兩個核心目標:一是實現機器人準零維護,目前換電、包裝運輸等環節還需要人工協助,未來希望機器人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獨立完成簡單任務,比如在公園維護安全、識別危險場景,自主運行;二是突破作業能力,目前機器人遞送物品的品類有限,希望在作業成功率、長任務完成性上有顯著提升。智元還計劃大規模應用全身觸覺技術和更柔軟、安全、親膚的新型材料,讓機器人更適應生活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