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迎來重磅消息:圖靈獎得主、被譽為“深度學習教父”的Yann LeCun(楊立昆)宣布即將從meta離職,并開啟創業征程。這位65歲的計算機科學家在社交平臺Threads和領英上透露,新公司將聚焦于“高級機器智能”(AMI)的研發,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的下一場重大突破——讓系統具備理解物理世界、擁有持久記憶、進行推理規劃以及執行復雜行動序列的能力。
Yann LeCun的學術生涯堪稱傳奇。作為法國裔美國科學家,他在1960年出生于法國,后移居美國,與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共同獲得2018年圖靈獎,并因在卷積神經網絡(CNN)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被譽為“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一。在加入meta之前,他曾在AT&T貝爾實驗室完成多項基礎性研究,其中CNN技術成為現代計算機視覺的核心基石,其開發的銀行支票識別系統曾處理全美超過10%的支票。他還是DjVu圖像壓縮技術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2013年,Yann LeCun受meta(當時名為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邀請,擔任FAIR(Facebook AI Research)創始主任。他堅持采用學術自由模式,要求實驗室像學術界一樣公開發表論文,以吸引頂尖學者。這一模式為meta帶來了PyTorch等開源工具,并通過Llama系列模型確立了其在開放AI生態中的領導地位。然而,隨著AI競爭加劇,meta內部策略逐漸轉向實用主義,包括限制論文發表、裁減AI團隊等措施,這與LeCun堅持的“理想主義”研究環境產生沖突。
在離職聲明中,Yann LeCun回顧了FAIR的輝煌歷程,稱創建該實驗室是其“最引以為傲的非技術類成就”。他透露,新公司將延續其在FAIR、紐約大學及更廣泛領域推進的AMI研究計劃,并強調meta將成為新公司的合作伙伴。盡管部分研究領域與meta的商業利益重疊,但更多方向將獨立探索,以最大化技術影響力。他計劃在meta工作至今年年底,隨后全身心投入創業。
Yann LeCun的創業方向直指當前AI領域的核心爭議: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局限性。他長期批評LLM缺乏對物理世界的真正理解,認為其物理直覺甚至不如一頭驢。為此,他大力推動“世界模型”研究,試圖通過構建現實的數字孿生,讓AI理解世界運行規律并預測行為后果。近年來,他的團隊已展示多項成果,如DINO-world、Navigation World Models等,并在今年6月親自介紹世界模型與其他AI模型的區別。
在技術路徑上,Yann LeCun與學生共同提出的JEPA(聯合嵌入預測架構)理論被視為實現世界模型的潛在方案。該理論通過最大化語義相關視圖(如圖像的不同變換)的嵌入一致性,學習可操作的高維空間。他相信,這一方向將賦予機器物理直覺和推理規劃能力,從而在輔助技術、混合現實指導、個性化教育等領域產生廣泛影響。
Yann LeCun的離職與創業,標志著meta AI內部一個時代的落幕。此前,PyTorch之父Soumith Chintala的離開已引發關注,而LeCun的抉擇則更具象征意義——這位65歲的科學家選擇離開舒適區,以創業者身份繼續探索科學難題。從貝爾實驗室的CNN到如今的世界模型,他始終致力于讓機器真正“理解”世界。新公司的成立,無疑將為AI領域注入新的活力,其研究進展也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