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領域迎來重要進展,激光雷達技術供應商禾賽科技近日宣布,已與小米汽車、理想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從2026年起為兩家車企全系車型標配激光雷達系統。這一合作標志著高精度感知硬件在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將大幅提升,同時也凸顯了頭部科技企業與新勢力車企在自動駕駛賽道的技術協同趨勢。
據產業內部人士透露,禾賽科技與小米的資本合作可追溯至2021年。當時小米集團以3.74億美元領投禾賽D輪融資,成為其戰略股東,為后續技術協同奠定基礎。而與理想汽車的合作則呈現漸進式深化:2021年7月雙方首次就車規級半固態激光雷達展開合作,2024年進一步升級為理想新一代輔助駕駛平臺的獨家供應商。這種"資本+技術"的雙軌合作模式,正在成為智能汽車產業鏈整合的新范式。
技術層面,禾賽科技最新一代AT系列激光雷達已實現128線束、200米測距能力,點云密度較前代提升300%,同時將成本控制在主流消費級區間。這種性能突破恰好契合了小米汽車"科技平權"的定位,以及理想汽車"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全場景覆蓋"的戰略目標。行業分析師指出,激光雷達從高端車型選配向全系標配的轉變,將推動ADAS系統從L2+向L3級跨越。
市場數據印證了這種技術遷移趨勢。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激光雷達裝機量同比增長217%,其中20萬元以上車型滲透率達38%。消費者調研顯示,超過65%的購車者將"智能駕駛安全性能"列為首要考量因素,這直接推動了車企對多傳感器融合方案的投入。禾賽科技憑借其量產交付能力,已占據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27%的份額,此次與兩大車企的合作或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地位。
這場合作背后,折射出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生態的深刻變革。小米汽車通過生態鏈企業布局自動駕駛全棧技術,理想汽車則以"雙能戰略"推進增程電動與智能駕駛同步進化。當激光雷達成為智能汽車的"標配眼睛",車企的競爭焦點正從動力系統轉向感知決策層。正如某車企研發負責人所言:"未來的汽車競爭,本質上是數據閉環與算法迭代的效率之爭,而高精度傳感器是這場競賽的入場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