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里達群島國家海洋保護區近日迎來重大突破——全球首座恒壓式海底科研居住艙“先鋒號”完成建造,即將于明年初正式投入使用。這座由英國深海科技公司Deep主導研發的設施,標志著人類探索海洋的科技水平邁入新階段。
該居住艙將部署在距海面50米深的海床上,設計為四人間配置,每次駐留周期約一周。其核心創新在于構建了與外部水壓動態平衡的恒壓環境,艙內“濕艙”模塊特別設置了“月池”結構——一個始終保持與海水相通的開口。這種設計使科研人員無需穿戴潛水裝備即可直接出入海底,徹底解決了傳統潛水作業中頻繁升潛導致的效率問題。
傳統潛水作業中,潛水員在50米深度停留時間通常不超過幾分鐘,否則會因氮氣溶解過量引發減壓病。而“先鋒號”的恒壓系統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科研人員每天可在海底連續工作數小時,僅需在結束任務時進行一次減壓處理。這種作業模式的革新,使海底觀測、樣本采集、設備維護等工作的效率提升至傳統方式的數倍。
據項目團隊介紹,該居住艙的恒壓控制系統采用先進的壓力補償技術,能實時匹配外部水壓變化。艙內配備生命支持系統、科研設備艙及生活設施,可滿足科研人員長期駐留需求。這種設計不僅延長了海底作業時間,更實現了“海洋原位研究”的突破,使科學家能更持續地觀察海洋生態系統動態。
專家指出,這項技術突破將深刻改變海洋科學研究范式。以往需要數月完成的深海考察任務,現在可能縮短至數周;原本難以實施的連續觀測項目,也因人員可長期駐留而成為可能。隨著“先鋒號”的部署,人類對深海環境的認知將進入更精細、更系統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