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官網近日發布《202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公告》,其中一項聚焦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引發廣泛關注。由清華大學主導的“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研究”項目,以顯著學術價值摘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桂冠。
該項目核心團隊由結構生物學家顏寧領銜,成員包括鄧東、閆創業、袁亞飛等八位科研人員。作為項目提名與實施主體,清華大學在此次評選中展現強勁實力,共斬獲一等獎9項、二等獎11項,成為獲獎數量最多的單位。其中顏寧團隊的研究成果,因其突破性發現成為焦點。
該團隊長期致力于跨膜運輸蛋白研究,在國際上率先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真核生物鈉離子通道等關鍵蛋白的原子級結構。這些成果為理解糖尿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科學》等頂級期刊。
團隊核心成員鄧東與吳建平與顏寧保持多年合作關系,三人曾共同攻克多項技術難題。這種穩定的研究組合,被學界視為推動重大科學發現的關鍵因素。目前團隊已建立完整的跨膜蛋白研究技術體系,相關方法被全球多個實驗室采用。
顏寧的學術軌跡頗具傳奇色彩。這位山東章丘出生的科學家,200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后赴美深造,2007年回國受聘清華教授時年僅30歲,創下該校最年輕教授紀錄。2022年,她放棄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回國,先后擔任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科研管理之外,顏寧還活躍于公共事務領域。2025年初,她憑借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突出貢獻,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這位兼具學者風范與領導力的科學家,正通過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方式,持續推動中國結構生物學研究邁向國際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