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烏鎮,這座枕水而眠的千年古鎮,再次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焦點。隨著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啟幕,古鎮的青石板路上躍動著科技與人文交融的脈搏,為觀察數字文明發展提供了一扇獨特窗口。
本屆峰會以“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核心主題,在紀念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十周年的背景下,系統展示全球互聯網創新成果。大會設置24場專題分論壇,涵蓋數字經濟生態構建、跨境數據流動治理、AI驅動科研范式變革、文化遺產數字活化等前沿領域,形成多維度對話平臺。
作為十年歷程的重要見證,峰會特別推出理論研討會,系統梳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實踐路徑與理論突破。在科技對話環節,六家領軍科技企業負責人將圍繞大模型訓練架構優化、通用人工智能倫理框架等熱點展開深度研討。同步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標準發展報告》等智庫成果,為國際規則制定提供數據支撐。
品牌活動矩陣實現全面升級: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評選引入“技術社會價值”評估維度;“直通烏鎮”大賽增設量子計算、腦機接口等新興賽道;全球互聯網人才研修班創新采用“項目制+導師制”培養模式。值得關注的是,“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展示區通過全息投影技術,立體呈現跨境數字基礎設施共建等32個典型項目。
提前一日開幕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成為技術盛宴的前奏。這場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展會匯聚670家參展單位,其中38%為首次參展的國際機構。在智能算力展區,某企業展示的液冷數據中心模型實現每瓦特算力提升40%;數字文化展區,AI復原的敦煌壁畫動態影像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博覽會采用“線上展廳+實體體驗”雙軌模式,覆蓋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
從主論壇的思想碰撞到分論壇的專業研討,從技術展區的創新展示到特色活動的深度互動,本屆烏鎮峰會通過立體化架構,既呈現數字技術突破的銳度,也彰顯人文關懷的溫度,持續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向更包容、更可持續的方向演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