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于浙江烏鎮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博覽會以“AI共生、智啟未來”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領域,通過兩大場館的7個主題展區,集中展示了全球600余家企業帶來的1000多項前沿技術成果。
在博覽會現場,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成為最大亮點。國際企業展區內,一款自主研發的仿生機器人吸引了眾多目光。該機器人采用高精密執行器,結合仿生本體與控制算法,能夠實時識別并模仿人類的面部表情。工作人員現場演示時,機器人精準復現了互動對象的微笑、皺眉等細微表情,引發現場觀眾驚嘆。
人形機器人展區同樣熱鬧非凡。多家企業展示了具備精細動作能力的機器人,包括同步模仿人類手勢、疊放衣物等復雜操作。宇樹科技展出的G1機器人更推出“格斗”體驗區,觀眾可與機器人進行模擬對抗,感受其靈活性與反應速度。一款智能機械手通過模仿人類手部動作,展示了抓取、旋轉等精細操作能力,體現了機械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空中巡檢領域也涌現出創新成果。一款名為“道通龍魚 Pro”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憑借其空中巡檢能力成為焦點。該設備可搭載高清攝像頭與傳感器,適用于電力巡線、環境監測等場景,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實用價值。
博覽會不僅聚焦技術突破,也關注全球合作。來自津巴布韋的參展商推介了一款自主研發的供應鏈平臺,旨在連接非洲農民與全球買家。該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簡化農產品交易流程,參展商表示希望借助中國市場的需求,推動非洲農產品走向世界。
在消費電子展區,AI眼鏡成為熱門體驗項目。觀眾可試戴具備實時翻譯、環境識別功能的智能眼鏡,感受人工智能對日常生活的滲透。現場觀眾紛紛拍照記錄,并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體驗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