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出席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舉辦的一場講座,并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現狀發表了獨到見解。在談及當前備受關注的“AI泡沫”爭議時,他明確指出技術革新過程中出現的資本過熱現象本質上是金融市場的波動,而非技術本身價值的虛化。
“當基礎設施全面就緒,模型開發進入實質階段時,資源投入不會造成浪費。”蔡崇信以基礎設施建設的類比解釋道,技術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對應著特定的資源需求,當前對AI模型的投入正如同建造房屋時的內部裝修,是價值實現的必要過程。他特別強調,這種投入與資源錯配有著本質區別。
為說明技術價值與市場波動的辯證關系,蔡崇信援引了二十年前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歷史案例。他指出,2000年前后爆發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實質上是資本市場對新興技術的過度反應,而非技術本身的失敗。“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今天的互聯網產業不僅恢復了活力,更展現出遠超泡沫時期的產業規模和創新能力。”
在對比不同技術領域的發展特征時,蔡崇信特別區分了AI技術與加密貨幣的差異。他直言不諱地表示,當前部分加密貨幣項目存在嚴重的價值虛高問題,其市場表現與實際技術支撐嚴重脫節。相比之下,AI技術雖然面臨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但其對生產效率的根本性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現實價值。
這場持續約一小時的演講中,蔡崇信通過歷史案例與現實觀察的交叉分析,為聽眾勾勒出技術演進與資本市場的互動圖景。他反復強調,判斷技術價值應當著眼于其對社會生產力的實質性改變,而非短期內的市場估值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