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喬?羅根播客節目中,科技界知名人物馬斯克分享了他對智能手機未來形態的大膽設想。他認為,未來人們使用的“電話”將徹底顛覆傳統認知,成為專注于AI推理的邊緣計算設備,同時具備通信能力。這種設備不再依賴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序,而是作為AI功能的載體,僅負責呈現視覺和聽覺內容。服務器端與設備端的AI將協同工作,實時生成用戶所需的任何視頻內容。
據外媒Wccftech分析,馬斯克的構想可歸納為四個核心方向:首先,AI智能體將實現實時交互,如同現代人通過電話溝通般自然;其次,所有視覺內容,包括虛擬會議中的數字化身,均由AI動態生成;第三,設備將摒棄傳統應用生態,AI能在瞬間創建所需工具界面,例如用戶需要導航時,設備可立即生成地圖應用;最后,設備本質上是AI功能的運行平臺,同時承擔視覺與音頻輸出的終端角色。
這一設想被類比為“柏拉圖洞穴寓言”的科技版本:當人類逐漸依賴AI合成的感知內容,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將變得模糊。人們將通過AI生成的視頻獲取信息,在虛擬空間中以數字化形象互動,甚至聆聽AI創作的音樂。這種趨勢若持續發展,設備可能進一步微型化,最終通過腦機接口技術直接與人類大腦連接。
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研究方向,恰好與這一終極愿景形成呼應。該公司致力于開發可植入大腦的微型設備,若技術成熟,人類或將成為完全依賴通用人工智能(AGI)感知的“生物-機器混合體”,這種轉變可能引發所謂的“AI奇點”。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的設想與OpenAI正在推進的秘密項目存在相似之處。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與蘋果前首席設計師喬尼?艾夫合作開發一款顛覆性設備。該產品采用無屏幕設計,體積小巧可放入口袋,配備環境感知傳感器陣列,包括攝像頭和麥克風。設備既能本地運行定制化AI模型,也可通過云端處理復雜計算任務,并支持與其他設備的無縫通信。這一設計刻意避開傳統可穿戴設備的形態,試圖重新定義人機交互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