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中國智算產業正迎來“自主創新突破”與“AI生態共建”的關鍵時刻。在這樣的產業進程中,一批承載著技術積淀與創新基因的企業,成為推動國產化升級的核心力量,軟通華方就是其中一員。
軟通華方自1997年從清華同方計算業務起步,一路見證中國 IT 產業發展全過程;如今又以“軟通華方”新身份煥新出發,接過智算時代“自主可控、全棧智能”的接力棒。
那么,這份跨越近三十年的產業積淀,為何能在“軟通華方”新品牌的框架下煥發新生?其規劃的全棧智算路徑,又將如何推動AI落地?怎樣的生態協同,才能為數字中國建設凝聚持續動能?循著上述問題的脈絡,我們對話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計算產品與智能電子業務總裁韓智敏,解碼中國智算領軍者——軟通華方的成長邏輯。

一個新品牌的第29年,到底意味著什么?
面對“一個新品牌的第29年”這個話題,韓智敏沒有繞開關鍵點,直接剖析了這一表述背后“傳承”與“煥新”的雙重內核。
他首先解讀了“29年”的深層意義:29這個數字,是軟通華方作為清華同方計算產品領域“唯一傳承品牌”的身份印證。從清華同方1997年成立起,29年間沉淀下的不僅是深厚的專業實力,還有市場認可的“可靠”標簽、龐大且穩固的客戶基礎,以及對中國IT產業發展脈絡的深刻洞察。這份積累,是軟通華方立足智算領域的“底氣”,為其后續發展筑牢了根基。
而“新品牌”的“新”,則指向軟通華方面向未來的戰略突破與發展重構。2024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推動下,軟通動力戰略收購清華同方計算機業務板塊,“軟通華方”在京啟航,標志著業務發展進入新階段;到了2025年,更進一步以“FunAI3”新戰略為指引,跳出傳統計算產品的局限,以強大的“軟硬融合”能力為核心,提供面向未來的智算產品及服務,同時構建全新的生態合作模式,為產業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能。
從1997年清華同方“用心做中國電腦”,到如今軟通華方“華章智啟,方心為AI”,構建全棧智能的智算體系,軟通華方傳承的不只是品牌,更是一顆“科技報國”的初心。
戰略發力,讓AI融入千行百業
在軟通動力集團的全維度賦能下,軟通華方精準錨定智算產業發展方向。
軟通華方依托“FunAI3”核心戰略,將聚焦于引領中國信創產業向智能化升維。 “I3”的第一個“I”是Intelligence(智能),聚焦 AI 核心技術的深度融合;第二個“I”是 Innovation(創新),代表持續自主的創新思維;第三個“I”是Industry(產業),指向最終的產業賦能目標,通過AI能力解決行業實際痛點,實現技術與產業的深度綁定。
韓智敏表示,“FunAI3”象征著軟通華方致力于讓AI更高效易用,助力千行百業輕松融入智能時代、悅享數字價值。其核心邏輯是“技術筑基—創新驅動—產業落地”的閉環,既強調技術的深度與自主創新的韌性,更注重產業價值的實際轉化,幫助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輕松跨越AI應用門檻,實現數智化轉型。
為了讓FunAI3戰略從理念落地為實效,軟通華方同步規劃了清晰的“三智路徑”,形成戰略到執行的完整鏈路。
一是“智算筑基”,深度融合軟通動力AI大模型能力與清華同方硬件技術,推動從終端到企業級全棧產品向中國原生AI智算升級,構建安全高效、成本優化的AI基礎設施;
二是“智聚生態”,以開放姿態廣納同路人,聯動國產芯片、操作系統、軟件伙伴及ISV等產業鏈上下游力量,共筑“基礎硬件+基礎軟件+AI能力+應用生態”的自主創新全生態體系,讓每一環緊密相連,驅動產業智變的蓬勃發展;
三是“智業深耕”,聚焦政府、教育、金融、通信、醫療、互聯網、交通等重點行業,推出“AI+信創”場景化聯合解決方案,推動國產化替代與智能化升級的深度融合,讓 AI 技術真正成為行業轉型的“加速器”。

布局未來版圖,賦能數字中國
談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韓智敏表示,軟通華方致力于構建更強大的生態產品集群,同時開展基于中國原生AI技術的前瞻性產品布局。“我們會深度打造創新產品平臺與互聯互通的智能終端,最終實現從底層平臺到上層應用的全面協同。”
在能力整合層面,軟通華方的核心優勢在于“軟硬一體”。韓智敏介紹:“我們會全面融合軟通動力在軟件開發、AI中臺、行業數字化等方面的軟實力,將智能算法、場景洞察與軟通華方的硬實力有機整合,形成真正的‘軟硬一體’智能化解決方案。”
他強調,這種整合不僅能提升產品的場景適應性與持續進化能力,更能構筑起支撐各行業從技術賦能邁向業務模式創新的全棧智能底座,讓智算不再是孤立的技術,而是能推動產業變革的核心。
同時,扎實的服務保障,是產品服務落地的基礎。“我們在全國布局研發與智能制造基地,建設萬人規模的服務團隊,確保為客戶提供高效、本地化的技術支持和運維保障。”
軟通華方的使命非常明確,就是“成為中國信創產業的領軍企業”。在FunAI3戰略指引下,軟通華方這個“新品牌”,將帶著29年積累的技術實力、客戶信任與產業洞察,持續強化軟硬協同、生態共建與自主創新三大核心能力,用“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為千行百業破解轉型難題,全面助力各行業牢筑數字化根基,為數字中國的未來注入澎湃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