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中國近日宣布重大人事變動,前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鵬正式出任山姆會員店中國區總裁,直接向沃爾瑪中國首席執行官朱曉靜匯報工作。這一任命引發零售行業廣泛關注,標志著撐起沃爾瑪中國超三分之二業績的核心板塊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山姆會員店近年來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勁,近五年門店數量實現翻倍增長,幾乎追平此前二十年的開店規模。這種高速擴張背后,是其通過嚴格品控建立的消費者信任體系。數據顯示,國內已有8家山姆門店實現單店年銷售額36.7億元,達到傳統商超的7至12倍。但今年初原總裁文安德退休后,由沃爾瑪國際部高管Jane Ewing接任的過渡期,暴露出供應鏈調整引發的選品爭議,特別是7月"好麗友·派"事件引發消費者對商品獨特性的質疑。
新任總裁劉鵬的履歷橫跨傳統零售與互聯網領域,曾在蘇寧任職期間積累線下運營經驗,后加入阿里巴巴主導跨境進口業務。他任職天貓國際總經理期間,成功構建覆蓋近2.5萬個海外品牌的進口商品矩陣,其中八成品牌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更關鍵的是,他建立的"全球選品-本土適配-供應鏈優化"體系,與山姆"全球精選"的商業模式高度契合。在數字化運營方面,他主導的天貓超市用戶復購率提升35%,淘鮮達即時配送效率提高40%的經驗,為山姆解決線上增長放緩問題提供直接參考。
當前山姆中國面臨多重挑戰:會員增速從2023年的40%降至2024年的16%,線上GMV增速落后于盒馬X會員店和京東七鮮等競爭對手。更深層矛盾在于本土化進程中的定位偏差——美國消費者注重大宗商品性價比,而中國會員更看重差異化商品體驗。這種差異在供應鏈國產化改造過程中被放大,當市場常見品牌替代獨家商品時,直接沖擊了山姆建立的"嚴選"心智。
行業觀察家指出,劉鵬的任命折射出會員制零售進入下半場的關鍵轉型。上海尚益咨詢總經理胡春才分析,山姆需要同時應對三重挑戰:通過電商能力強化抵御平臺競爭,重塑商品獨特性鞏固高端定位,以及解決線上線下融合的割裂體驗。劉鵬提出的"與用戶、品牌、生態共贏"理念,或將推動山姆在商品策略上重啟"全球獨家"計劃,深化與本土供應商的定制合作,同時借鑒淘鮮達經驗優化履約體系。
在會員服務升級方面,現有260元普通會員與680元卓越會員的權益差異主要集中于積分返利,服務內容缺乏實質區分。劉鵬可能引入阿里生態資源,為高等級會員提供專屬導購、家政服務等增值權益,并通過數字化手段建立全鏈路商品溯源系統,重建消費者信任。但外資企業成熟的管理體系與互聯網"快速迭代"文化的融合,將成為其面臨的最大考驗。
這場人事變動背后,是中國會員制零售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隨著Costco在華東加速布局,盒馬X會員店實施"爆品低價"策略,抖音快手等平臺切入即時零售,行業競爭已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比拼。中產家庭消費需求升級帶來的個性化、品質化要求,正迫使零售企業重新定義會員價值。劉鵬能否將阿里的數字化基因與山姆的零售底蘊有機融合,將在未來1-2年內接受市場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