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中國一汽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全面推進自主創新、數字化轉型與綠色發展,成功實現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科技企業的戰略轉型。通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重構產業鏈生態,企業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民族汽車品牌崛起注入強勁動能。
在核心技術攻關領域,中國一汽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發布的阩旗技術“SIGHT(洞見)531”發展戰略,聚焦AI芯片、動力電池、線控底盤等前沿領域,累計突破1400余項關鍵技術。其中,66Ah全固態電芯試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新一代智慧電驅系統效率突破96%,商用車電驅橋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紅旗品牌打造的三大技術平臺——天工純電、鴻鵠混動、九章智能,為產品迭代奠定堅實基礎,特別是首顆車規級5納米五域融合芯片“紅旗1號”的量產,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在核心芯片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數字化轉型方面,企業構建了覆蓋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的全場景數智化管理體系。智能工廠與數字化產線實現柔性生產,供應鏈協同平臺提升產業鏈韌性,車聯網與智能客服系統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體驗。更值得關注的是,企業率先探索大模型技術應用,發布的行業首個企業運營智能體和“一汽·七星云工作臺”,推動管理范式向智能化升級。隨著OpenMind行業大模型的持續迭代,企業正從“數字驅動”向“智能驅動”邁進,形成高效運營的“神經網絡”。
綠色發展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戰略。中國一汽全面實施“All in”新能源戰略,紅旗、解放等品牌的新能源整車工廠相繼投產,現代汽車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在制造環節,旗下多家工廠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錄,通過光伏發電、循環利用等措施,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企業還積極參與行業節能標準制定,引領供應鏈綠色轉型,推動全產業鏈低碳發展。季凍區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廣,進一步彰顯了技術革新與綠色理念的深度融合。
為支撐創新發展,企業持續完善全球化研發網絡。2023年啟用的科技創新基地集成智慧能源系統與5G+自動駕駛動態充電道路,灣區研發院、上海造型中心等機構的投運,以及奧地利研發公司的設立,構建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這種開放合作的模式,不僅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更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長遠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