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存儲芯片行業即將迎來重大事件——長江存儲科技公司正緊鑼密鼓推進境內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上市估值區間鎖定在1600億至3000億元人民幣,有望成為近年來中國科技領域規模最大的IPO項目之一。
作為國內存儲芯片產業的領軍企業,長江存儲目前已建成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晶圓制造產線。今年下半年,該企業12英寸晶圓月產能突破13萬片,占據全球約8%的市場份額。其自主研發的3D NAND閃存技術已實現量產,填補了國內高端存儲芯片領域的空白。
為推進上市進程,長江存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構建起包含國有資本、金融機構、民營企業及員工持股平臺的多元化股權結構。這種混合所有制模式既保證了國有資本的主導地位,又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了企業活力。
在資本運作方面,長江存儲已選定中金公司等頭部投行作為上市保薦機構,全面開展IPO籌備工作。根據最新規劃,上市時間窗口可能設定在2025年末至2026年期間,候選上市地點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
行業分析師指出,若此次IPO順利實施,將產生多重戰略效應。首先,募資資金將直接推動第三代存儲芯片的研發量產;其次,有助于完善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資本市場賦能,有望加速國產存儲芯片在全球市場的滲透率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長江存儲的晶圓產線采用全流程國產化設備,從光刻機到蝕刻機等關鍵環節均實現技術突破。這種垂直整合能力不僅降低了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更為行業樹立了技術自主的標桿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