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自行車行業,“中國制造”往往與低價標簽緊密相連,但仝立新用16年時間打破了這一刻板印象。他創立的“優貝(RoyalBaby)”品牌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更在美國亞馬遜連續十年蟬聯銷量冠軍,其產品定價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高端車型售價突破2000元,徹底改寫了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認知。
這個行業曾被視為傳統制造業的“沉悶賽道”。多數企業依賴代工模式,產品創新停滯,價格戰成為主要競爭手段。仝立新卻從中看到了機遇。他早年從事貿易業務,在紡織品、化妝品等領域積累經驗后,將目光投向了兒童自行車領域。“當時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嚴重,老牌企業缺乏研發投入,這恰恰是突破口。”他回憶道。
創業初期,仝立新選擇與江浙地區的代工廠合作,但很快遭遇了質量管控的難題。品牌定位中高端,要求烤漆工藝必須經過三至四道工序,而工廠老師傅認為細微瑕疵“在所難免”;為提升用戶體驗設計的“95%預裝”包裝方案,因影響生產效率引發工人不滿。這些矛盾最終迫使他做出決定:2010年,他在寧波投資建廠,開啟了全產業鏈掌控模式。
自建工廠的決策很快顯現成效。憑借“永不折彎的輔助輪”“小手專用剎車系統”等創新設計,優貝在淘寶時代便脫穎而出。當時市場上90%的產品售價低于430元,而優貝定價普遍超過500元,卻依然供不應求。線上成功后,品牌迅速拓展線下渠道,到2013年已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優質母嬰店和自行車行,年銷量突破40萬臺。
但市場變化遠超預期。2013年,電商生態劇變,低價競爭者涌入,疊加國內新生兒數量下降,仝立新將目光轉向海外。然而,歐美市場早已被百年品牌占據——美國的Schwinn、英國的Raleigh、德國的Puky等,消費者愿意為品牌歷史支付高額溢價。面對“中國產品憑什么賣這么貴”的質疑,仝立新的應對策略簡單直接:用產品說話。
他每天花大量時間瀏覽全球電商平臺用戶評價,將真實反饋轉化為改進動力。某年圣誕節前,一位美國客戶抱怨包裝箱圖案泄露了圣誕禮物,品牌隨即在圣誕季推出特殊包裝;針對孩童剎車力不足的痛點,團隊歷時四年研發出輕量級剎車系統,甚至吸引成人車品牌尋求合作。這些投入逐漸贏得市場認可:2015年,優貝首次登頂美國亞馬遜銷量榜,并在隨后十年保持領先。
從制造商到行業變革者,優貝的轉型始于對產品定位的重構。仝立新拒絕將兒童自行車視為“玩具”,而是定義為“運動器材”。首款產品便摒棄了擋泥板、車籃等冗余配件,盡管引發經銷商質疑,卻精準切中了家長對安全、輕便的需求。這種理念延續至今,品牌累計獲得近300項專利,涵蓋車把調節、人機工學設計等領域。
2022年,優貝推出“易騎EZ”系統,挑戰沿用半個世紀的輔助輪標準。仝立新計劃用五到十年時間,在全球推廣這種讓學齡前兒童平穩過渡到自行車的騎行方式。“這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對兒童運動方式的重新定義。”他表示。目前,品牌產品線已延伸至青少年通勤車和專業競賽系列,國內專賣店陸續落地,線上渠道持續領跑。
在亞馬遜平臺,優貝是兒童自行車類目中唯一長期保持“Top Rated”標簽的品牌;天貓“好評榜”上,品牌常年位居前列。盡管年過五十,仝立新仍保持著創業者的工作節奏。他清楚,將“中國制造”升級為“世界級品牌”的道路依然漫長,但優貝的全球化布局已覆蓋90多個國家,用一輛輛兒童自行車,重新書寫著中國品牌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