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超大型全直流供電風電安裝船在山東煙臺完成交付,標志著我國在海上風電裝備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這艘名為“北歐之風”號的特種船舶,憑借其3200噸級主吊能力和5.6萬噸最大排水量,成為全球首座吊裝能力突破三千噸級的同類裝備,填補了國際技術空白。
該船總長146米,配備先進的2級動力定位系統,可在歐洲北海8級風浪、零下15℃的極端環境下持續作業。其核心優勢在于兼容當前主流的15兆瓦至20兆瓦海上風機運輸與安裝需求,為深遠海風電開發提供了關鍵裝備支持。技術團隊特別針對歐洲海域復雜海況進行優化設計,確保設備在惡劣條件下仍能保持穩定作業能力。
創新性的全直流供電系統是該船的最大技術亮點。通過采用蓄電池儲能與燃油發電機間歇供電的混合模式,船舶實現了能源利用效率的質的飛躍。項目技術負責人解釋,傳統交流供電需燃油發電機持續運轉,而直流系統可在蓄電池滿電狀態下獨立供電,僅當電量降至閾值時才啟動燃油發電機補充,這種設計使燃油消耗降低至傳統模式的30%。
環保效益方面,該船的碳排放表現遠超行業標準。經測算,其單兆瓦風電設備安裝的碳排放量較傳統交流供電船舶減少70%以上,整體作業碳排放僅為同類裝備的三分之一。這一突破不僅源于供電系統的革新,還得益于全直流架構帶來的空船重量減輕和負載能力提升,形成良性循環的技術優勢。
作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的最新成果,“北歐之風”號的交付具有雙重戰略意義。技術層面,我國掌握了超大型主吊集成、全直流供電等核心專利技術;產業層面,該船的國際化設計標準使其具備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能力。業內專家指出,這類高端裝備的自主研發,標志著我國從風電設備進口國向技術輸出國的角色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