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Android陣營的廠商們一直在嘗試限制用戶對設備進行ROOT操作,盡管這一行為與Android生態“自由、開放”的核心理念有所沖突。不同于蘋果對iPhone越獄的全面封禁,Android廠商無法徹底禁止ROOT,轉而通過提高Bootloader解鎖的難度來間接限制用戶刷機行為。
以小米為例,用戶若想解鎖Bootloader進行刷機,必須通過一場頗具挑戰性的考試。這場考試不僅時間緊迫(15分鐘內完成),而且題目覆蓋范圍廣泛,包括Android系統知識、數學、編程甚至邏輯推理,難度堪比公務員考試。去年春季,知名Android虛擬框架“太極”的開發者weishu就曾透露,他在參加澎湃OS的Bootloader解鎖答題時僅獲得30分,未能通過測試。
面對廠商設置的層層門檻,部分用戶開始感到不滿。畢竟,選擇Android手機的初衷之一正是其開放性和可定制性。那么,是否存在一種方法,能讓用戶主動放棄刷機呢?作為Android生態的重要參與者,谷歌近日給出了一個頗具創意的解決方案。
谷歌宣布,解鎖Bootloader的設備將無法使用Gemini Nano端側AI模型。根據其支持文檔,當AICore核心出現606-FEATURE_NOT_FOUND錯誤代碼時,意味著功能不可用,而這一錯誤在Bootloader解鎖狀態下尤為常見,因為ML KIT API不支持解鎖狀態的設備。ML KIT API是Android設備調用AI能力的基礎,一旦失效,手機將無法運行端側AI模型。
谷歌的這一策略堪稱巧妙。它沒有直接禁止ROOT,而是通過限制AI功能的使用,讓用戶在ROOT和AI之間做出選擇。ROOT一直是Android區別于iOS的重要賣點,其開放性和可定制性吸引了大量極客用戶,為Android社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AI功能正逐漸成為新的核心需求。
ROOT操作雖然賦予了用戶對設備的完全控制權,但也打破了原有的安全機制,增加了惡意軟件入侵的風險。因此,許多金融類應用在ROOT后的設備上無法正常運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Android ROM包的指紋信息曾是關鍵,但谷歌去年年末封殺了多個ROM包的指紋信息,導致大量ROOT設備無法使用指紋識別,引發了用戶的不滿。
相比之下,谷歌此次限制Gemini Nano服務的做法更為“溫和”。由于Gemini Nano并非Android或AOSP的組成部分,谷歌拒絕向ROOT設備提供服務的行為在法律上并無問題。更重要的是,端側AI功能帶來的體驗升級遠超ROOT帶來的自由感。
以Gemini Nano支持的Magic Cue功能為例,它能自動收集手機上的數據信息,并在用戶需要時主動提供,堪稱驗證碼自動提取的“升級版”。而語音實時翻譯功能則更顯神奇,它能跨語言直接聊天,甚至按照用戶的聲線將話語翻譯成對方的語言,實現了“重建巴別塔”的愿景。這些功能都依賴于部署在Pixel系列機型上的Gemini Nano模型,一旦缺乏端側AI模型的算力支持,手機AI將立刻停擺。
在ROOT和AI之間,用戶的選擇似乎已經明朗。對于追求新鮮感的極客用戶而言,AI無疑是當下最新潮的技術。谷歌的這一策略,實際上是在分化ROOT愛好者群體。一旦其他Android廠商效仿,ROOT或許真的會成為“歷史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