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工程機械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能源變革。當純電方案在重載領域遭遇續航、動力與基礎設施的多重瓶頸時,杭叉集團以一款革命性產品——全球首款量產型309V柴電混合動力叉車,為行業開辟了新的技術路徑。

這款10噸級平衡重式混動叉車的亮相,并非簡單的技術迭代,而是杭叉集團對市場需求的深度洞察。據行業觀察,當前5噸以上叉車市場中,傳統內燃設備仍占據主導地位,其核心原因在于新能源方案難以滿足高強度作業場景的嚴苛要求。杭叉集團總經理助理陳賽民在發布會上直言:“這款產品是我們響應‘雙碳’目標的旗艦之作,專為新能源基建、礦山等重載場景設計。”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杭叉對傳統新能源叉車痛點的精準打擊。傳統方案往往陷入“動力不足”或“續航焦慮”的兩難境地,而杭叉X系列混動通過底層架構重構,實現了技術參數的顛覆性提升:54.5kW行走電機功率、55.8kW發動機功率與30kW發電電機的黃金組合,確保動力性能媲美燃油設備;創新的自適應能量分配系統,使節油率穩定在35%以上,更以“加油5分鐘續航20小時”的數據,徹底解決了孤島、沙漠等特殊工況下的續航難題。
產品的環境適應性同樣令人矚目。電機、電控、高壓元器件均達到IP67級防塵防水標準,確保設備在惡劣工況下的可靠性。這種全域作業能力,使X系列混動同時適用于室內外作業場景,真正實現了“一機多用”的技術平衡。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祁俊的評價,為這款產品注入了行業權威背書:“杭叉混合動力叉車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落實‘雙碳’戰略的典范之作。”其認可不僅源于產品性能,更在于杭叉對技術路徑的前瞻性選擇——在純電方案尚未成熟的階段,混動技術成為重載領域新能源化的最優解。

支撐這一技術突破的,是杭叉集團深厚的研發底蘊。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三大平臺,杭叉構建了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其“整車智能控制系統”作為混動技術的核心大腦,實現了純電-混動雙模智能切換、自適應發電與能量分配等關鍵功能。從展出的鋰電池、電驅、充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來看,杭叉已掌握新能源叉車全產業鏈技術能力,完成了從“產品輸出”到“生態構建”的戰略跨越。
混動叉車的發布,僅是杭叉雙輪驅動戰略的冰山一角。在智能化領域,杭叉智能物流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累計落地AGV超7000臺,覆蓋20余個行業。收購國自機器人后,其智能物流產品矩陣更加完善。國際化布局方面,2025年上半年海外銷售近6萬臺,同比增長超25%,泰國生產基地開工建設、日本公司開業、美國智能物流公司投入運營,全球本土化戰略加速推進。
對用戶而言,X系列混動的價值直接體現在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的降低上。節油率35%以上、續航能力提升300%、碳排放降低35%,這些數據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運營效益。行業分析師指出,杭叉通過這款產品,正在重新定義重載叉車的價值標準——從單一的購買成本導向,轉向全生命周期價值導向。
隨著泰國基地投產、日本公司運營和北美市場突破,杭叉的全球化布局已進入收獲期。這款混動叉車,不僅是技術突破的象征,更是中國智造向世界展示實力的宣言。當綠色智能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的標準配置,杭叉X系列混動或將被視為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轉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