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二十余載的吳甜,正以技術為筆書寫著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篇章。這位身兼百度集團副總裁與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雙重職務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帶領團隊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主導研發的飛槳平臺占據中國深度學習市場榜首,文心大模型生態開發者規模突破2300萬,服務企業超76萬家。

當科技扶貧的星光照亮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田間地頭,一場跨越時空的農業革命悄然展開。2024年,吳甜團隊將朱有勇院士的旱地稻種植經驗與文心大模型深度融合,打造出全球首個農業智能體。這個能說方言的"數字院士"通過手機屏幕走進千家萬戶,竹塘鄉60%的農戶如今可隨時向"云端專家"咨詢病蟲害防治難題。村民李福發現,這個智能助手"就像朱院士坐在身邊",已幫助3萬余農戶解決生產問題。
教育領域的創新實踐同樣引人注目。2024年,吳甜帶著AI教育解決方案走進北京多所中學,用智能評測系統優化課程設計、以個性化學習規劃提升教學效率的實踐案例,讓師生們直觀感受技術賦能教育的魅力。在更廣闊的高校天地,北京市36所高校開設的飛槳/文心課程已輻射全國625所院校,35萬師生通過這些課程觸摸到AI技術的脈搏。

在生態保護戰場,AI技術展現出守護生命的獨特力量。自2019年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合作以來,吳甜團隊研發的"瀕危物種AI守護官"系統不斷升級,從最初識別3類瀕危物種制品發展到覆蓋34個物種類別。截至2025年8月,該系統已篩查43萬張可疑圖片,精準識別出近4萬幅非法貿易圖像,推動刪除1.5萬條違規廣告。這項獲得2025愛迪生獎銀獎的技術,正通過聯合國案例集向全球推廣。
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從校園課堂到生態保護區,吳甜團隊始終踐行著"科技讓復雜世界更簡單"的承諾。他們用代碼編織希望,以算法傳遞溫度,讓AI技術突破地理與行業的邊界,在鄉村振興、教育革新、生態保護等領域綻放出科技向善的光芒。這位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的科技工作者,正用創新實踐詮釋著新時代技術人的責任與擔當。






